2022-3-26修文西北部之行

标签:
蜈蚣桥大石板六广河特大桥天龙山猫洞天坑群 |
分类: 贵阳文史地理风光 |
8:50出门,走白龙路往修文县城方向
小箐镇
小箐镇羊肉粉
谷堡天生桥

过天生桥
水光如练落长松,云际天桥隐白虹。辽鹤不来华表烂,仙人一去石桥空。
徒闻鹊驾横秋夕,谩说秦鞭到海东。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
——〔明〕王守仁

修文县境内有两座较出名的天生桥,阳明先生过的是今谷堡乡哨上村的天生桥。



谷堡天生桥旁的躲匪洞


蜈蚣桥
雨花寺遗址
蜈蚣桥小学教室的石基,估计就是雨花寺原来的基础。

蜈蚣桥村雨花寺遗址,木构建筑已无踪迹,只剩一道院落的石梁门。

雨花寺位于修文县洒坪乡蜈蚣桥村,距蜈蚣桥北面桥头约100米,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八年(1669年)由僧人剖石改建,乾隆四十年(1755年)由僧人昌明补修,嘉庆十一年(1806年)由僧人昌镜改修。
据当地老人介绍,祖辈给他们讲,在明初时雨花寺为雨花庵,住的是女尼,奢香夫人从贵阳至大方往返,途中经常住宿雨花庵。后来改建的雨花寺是修文最大的寺庙之一,有前殿、中殿、后殿的三重殿,每重均为五间。雨花寺占地长约70米,宽约30米,面积2000多平方米,曾经“朝佛者济济,游观者林林”。
2011年老照片上的是正殿右厢。1992年这里的观音殿被村里拆来建小学。

雨花寺老照片(来源于网络)
蜈蚣桥桥头上西面有一井,名桃花井,据《黔书》记载,“习安城东北隅一井,名双井,上有石栏,居人汲左以炊则色红,汲右炊则色白。又习安有胭脂井,炊稻饭成桃花色,鲜妍可爱。”民国《修文县志》载。“不独习安然也,本邑西区蜈蚣桥右侧有雨花寺,寺之右有水曰桃花井,其水平时无变异,惟天将雨则炊饭成桃花色,历年不爽,间有早膳所余之饭,留存箕甑,午间天变,饭亦灿然嫩红矣。是一水而兼红白二色,与习安之井似同而稍异,尚待于博物家之考究”。现已无此现象出现,是否生态环境被破坏或受污染不得而知。当地村民用此水酿酒,香醇可口,称为桃花酒,还远销外地。用此井水磨豆腐做豆腐干卖,产量高,品质好,口感独特,销售到修文乃至贵阳,深受市民的喜爱,说明酿酒和磨豆腐与这口井井水水质好有很大关系。
蜈蚣桥村二朝沟还有一段王阳明走过的古驿道,因下雨放弃去寻找,也未进行空中侦查。
据好友@阿楠透露,过蜈蚣桥左转上坡,沿着小路走,路上有三座石拱桥。地图上还标记了“一碗井”。
猫洞天坑群
石笋组天然石门
大石乡大石村天然大石板,即“大石”地名的来源。
航拍息黔高速(江都高速)六广河特大桥
水西洞(刺猪洞)远景
六桶镇牛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