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哪些地方算是贵阳“城区”?

(2022-03-25 13:35:30)
分类: 图话贵阳

今天有一位准备在贵阳定居的外地朋友画了幅他心目中的贵阳区划图,上面标记的内容如同瞎子摸象,好笑得很,让我想起古代外国人画的中国地图,上面也是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标注。

于是改哥把贵阳解放后各时期的“城区”规划图找出来,一起来看贵阳城区是怎么“长大的”。

哪些地方算是贵阳“城区”?

解放初期,在贵阳城墙外围的规划。

哪些地方算是贵阳“城区”?

60年代的规划,往西拓展到了三桥马王庙片区。

哪些地方算是贵阳“城区”?

70年代,往南拓展到太慈桥、小河部分地区。

哪些地方算是贵阳“城区”?

70年代中期,各个方向的卫星城开始有雏形。

哪些地方算是贵阳“城区”?

80年代,整个“格洛格桑”贵阳盆地都纳入规划。

哪些地方算是贵阳“城区”?

90年代中期,老城区盆地差不多就挤满了,已没有发展余地。

90年代我们对贵阳城的范围概念,差不多就是东到油榨街,西到头桥,东北是大营坡,西南是太慈桥,超过了就算是出城了。

所谓“环城林带”的概念就是那时提出的,其实是因为环城皆山,山上有树而已。

本世纪开辟金阳新区前,贵阳两城区(云岩、南明)的人口密度一度超过香港。贵阳“小香港”的名头或许也与人口密度有关吧。

哪些地方算是贵阳“城区”?

本世纪初开始建设金阳新区,贵阳开始往真正的大城市发展。一开始规划的中轴线并不是现在的长岭路,而是金阳路。会展城、金融城这边还是荒地。

哪些地方算是贵阳“城区”?

改哥理解的贵阳“城区”范围变化如下,不一定全对。

元代之前:老苗城(以都司路为中轴线)

明代:内城(四门之内),今大十字为中心

清代:外城+内城(九门之内),今喷水池为中心

民国:环城马路+盐务新村+南明区(今省委南明堂半岛)

解放后:贵阳盆地内的居民区

上世纪90年代:整个贵阳盆地(含大营坡、三桥、太慈桥等城郊结合部)

本世纪初至今:金阳+老城盆地双主城格局

未来:主城区+各卫星城区

PS:我家的一位老邻居阿姨见面总是问:你在金阳上班呀?好远哦,每天都要回贵阳来吗?可见在一些老贵阳心目中,还没有把金阳纳入贵阳的范畴。在他们看来,贵阳市政府搬到金阳新区(观山湖区)差不多是流放到外地了,而不是带动贵阳扩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