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龙里县湾滩河镇果里村洞葬文物 |
分类: 多彩贵州 |
密密麻麻的棺木,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些生命之舟。 苗人生死一洞,阴阳一体,令人震撼,不可思议。 洞中的阴阳两界,由现实版的“叹息之墙”分隔,一边是活人保命的躲匪洞,一边是逝者永生的安息之所。
已知的葬洞最大的是龙里摆省乡果里村的崖洞,高达几十米,深约800米,内分3个洞厅,其中一个约有3000平米,接近一个足球场大小,洞里最早的棺木有600多年,根据棺木上的木架,可以分出死者的性别,有6根桩的是男性,4根桩的为女性。当地人称,这里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才改洞葬为土葬。
吴氏家族原从惠水县摆金乡迁来,历时已有16代人,果里洞葬已有500余年历史。入棺者的年龄、死因以及尸体安置方式,大体和在惠水时一样。洞内存棺,最多时曾达千余具,后因某次失火,被烧毁者不少,如今剩下的已是烈火篡改和时间增删后的残本,以至所存棺木,有的已经变形,有的已经坍塌,有的则只剩下朽木几片,白骨半堆了。
该洞葬位于果里村的崖(贵州话同“岩”)洞,故名“果里岩洞葬”。
在卫星照片上测量,果里洞葬所在的岩洞,实际长度不足600米。
《贵州省志 文物志》相关词条:
《龙里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