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贵阳市暗流河清镇风景名胜区羊皮洞瀑布 |
分类: 贵阳文史地理风光 |
从贵黔高速公路28号出口下卫城收费站,穿过卫城镇后沿着X069县道进入暗流镇,继续前行来到暗流村(街上村),村旁的山就叫潜龙山,据说山上曾有座潜龙庙,庙旁有个潜龙洞,洞里有一块刻有宝塔诗和“诸葛武侯驻兵于此”的石碑,可惜我们并未看到。

资料记载:潜龙洞,它与左右数洞并列贯通。溶洞所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风景秀丽。站在洞口向外眺望,蜿蜒奔流的暗流河,重叠秀丽的群山风光尽收眼底。潜龙洞前,1941年,曾建有潜龙庙。在洞口内的左面洞壁上凿石刻为“潜龙石碑”、碑文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刻有宝塔诗一首 暗流河风景区,宝塔诗据字的排列可释为:一龙二辅下三关,四海五湖度良贤,六欲七情刀戈断,八九功臣庆十全。下部分碑文刻:“诸葛武侯驻军于址……”等字,今仍保存完好。宝塔诗中,“龙”字最大,“辅”字次之,以下按一定比例逐渐缩小。在当地有关于诸葛武侯驻军于址的传说,暗流河南岸20公里内,有相传武侯在洞中遗有铜鼓的铜鼓岩,有“山怀铜鼓”之称;有武侯杀羊饷士的坡称为“羊头坡”;武侯南征时屯积军粮的山称为“军粮山”。
暗流河发源于平坝九甲老菜山,流到街上村这里便一头钻进白色茶几状的玉几山下,
因此得名“玉几潜龙”。



路边写着”禁止下河游泳“,说明这条小路可以通往河边错不了。

离开

穿洞村很小,只有几户人家,没有停车场。从三岔路口拐入通往天坑方向的岔路,一二百米后有一道铁门拦住去路,门上的单位名称也掉落了,貌似不欢迎游客前来。但是仔细看左边的围墙尽头,早就被众多的游人踩出一个斜坡来,很容易就爬过去了。

由于植物过于茂密,即便是走到下游有人垂钓的位置,依然无法看清暗流河的去路,只能隐约看到一个巨大的洞口。据说这个洞口左边的崖壁上也刻有诗词,可惜我们睁大眼睛也没找见。
离开响水河天坑,沿主干道继续往东北方向前行,必须先后经过小仰天窝和大仰天窝,即下游的另外两个天坑。虽然从网友的博客中得知大仰天窝有是有路可以下去的,但由于时间紧张,需要优先去看羊皮洞瀑布,便没有下去。

大仰天窝北边是洋桥村,在公路拐弯的地方有一个仅两三户人家的村民组叫“高炉”。羊皮洞瀑布便要从这里的田坎小路下去。路虽不宽仅容一人通过,也不平坦全都是爬坡下坎的土路,但是路上来往的游人却不少,需要不停地避让,可见羊皮洞瀑布已经名声在外。


瀑布所在的这个溶洞名为天柱洞,山崖右上侧另有一个溶洞,因为洞口形状如一张撑开的羊皮,故名“羊皮洞”,洞高50余米,宽30余米,长500余米。洞中有多个侧洞,洞内厅堂高大。清咸丰、同治年间,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下,何得胜、张秀眉、刘仪顺等起兵反清,各路起义军的抗清斗争于贵州境内长达十余年之久
。在此期间,沿河居住的河丝寨人在洞口砌石墙,聚于洞中躲避兵乱。在一次大规模的兵乱事故中,以黄山皮褂为首的暴徒,由洞顶垂绳而下攻入洞内,致使洞中避乱的5000余人无一幸免……

在背后几百米高的山岩衬托下,羊皮洞瀑布显得并不大,但是确实很美。



沿公路返回途中,在可通往索风湖的岔路口附近注意到了一个被树丛掩盖的山洞,想必就是传说中的吞口洞(奓口洞),资料记载:洗米雄村后有山名叫“狮子山”,狮子山前有一洞,因洞口敞开大而名“吞口洞”洞中有水,清凉解渴。洞厅前后左右可供游人坐观洞景,犹如一座天然的影剧院。此洞常被用来召开群众大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