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贵阳市修文县扎佐镇佛光寺四明洞 |
分类: 贵阳“非文保”古迹 |

2018年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改哥和家人游览了开阳禾丰的云山茶海和修文六屯的大木布依寨之后,经过桃源河景区门口来到扎佐镇。由于扎佐附近的同城大道正在修建,我们跟着车流沿着可以通行的路段乱走,来到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改哥突然发现导航上出现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地名——四明洞。
除了不确定是否已被毁掉的辛亥革命元老赵德全墓,四明洞是改哥所知的扎佐镇现存的唯一一处文物古迹,早就列入了游览名单,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来扎佐镇,尤其是白修线通车后到修文上坟也不再路过这里。没想到这是误打误撞,竟然来到了四明洞附近,虽然天色已经不早了,不顺路进去看看怎么甘心呢?
十字路口向东北走,前边有两条岔路。事后通过观察卫星地图得知,右边才是通向四明洞的,也就是佛光寺的山门。左边一条是通向佛光寺后门的,我们选择了稍宽一些的左路,尽头是佛光寺的停车场。下车进庙逛了一圈,发现这个庙里的路很有意思,这条路爬山小山顶穿过庙后,尽然还能通往一个村子,怪不得到了下班时间庙门都不关呢,山顶上还有一对父子在放风筝。
我们先沿路经过一座亭子来到不高的小丘顶上,这里有一座白色的三面观音,算是这里的地标建筑吧,从老远的地方都能望见。山顶上搭着的舞台,是为了去年举办的素食文化节搭建的,但是到现在都没拆。舞台西面的一个帐篷式的建筑里,挂着很多经幡。
我们绕过几座简陋的佛殿,走上台阶之后发现也是通往山顶的三面观音的,并没有看到山洞。但是向下一望佛殿的后院,看见一道像防空洞一样的门,原来玄机在这里。
跟大殿前的义工打了招呼后,我们来到殿后的洞门前,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四明洞,洞虽不大也不深,却七窍玲珑,有很多个洞口(改哥数出来五个),确实是四下明亮。由于改哥没有带相机和纸笔,没能详细记录下洞道的复杂走向,只能尽量在洞里边仔细观察,好歹弄清个大致结构。改哥正独自一人用手机拍摄昏暗的洞顶时,突然听到一阵尖锐的叫声,吓得一激灵,然后看到一个黑影飞了下来,原来是惊扰了洞顶的蝙蝠。除了可以通行的前后两个大洞口和三个天窗式的较小洞口,改哥还在洞内的西北侧看到一个通往地下的洞道,上方的钟乳石滴着水,因此猜想这下面可能是一条暗河,或许是正在发育中的溶洞。
据庙里的义工介绍,这处佛寺在那场现已不可再提及的浩劫当中被毁坏,因此我们在寺庙前后都没能发现古代的石碑石刻等文物,看到的若干块功德碑都是现代的。
回家之后,改哥将四明洞的游览照片发到同好群中,有网友提示说四明洞也是一处古人类遗址,之前在搬动佛像的时候,曾清理出与原始人相关的文物。改哥回想这个四通八达溶洞的位置和构造,觉得相当适合居住,而且洞里洞外各有一处泉水,饮水的问题也很好地解决了。

佛光寺四明洞位于贵阳市修文县扎佐镇往六屯方向1.5公里处。
佛光寺的原名四明洞,据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洞中宽敞,高10多米,宽20多米。1997年修文县民宗局将四明洞更名为佛光寺。2003年冬又在洞内石壁上五百罗汉塑像,如今的四明洞除善男信女前往参拜之外,也成扎佐地区的一游览胜地。整个庙宇不大,山顶耸立的是一尊三面菩萨。
2009年这里还发现了古人类遗址,古人类遗址处于距今一万年至四万年的新石器时代。



















































从桃源河方向抵达扎佐四明洞路的线图:
佛光寺周边卫星图:
---------------------------------------------------------------------
发布时间:2009-05-12
贵州省修文县近日发现一处古人类遗址。考古专家认定该遗址距今已有1万至4万年历史,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此次考古发现缘起于修文县境内的四明洞佛光寺的一次施工建设。佛光寺为移动寺内一尊佛像,在施工中意外发现一个碗口大小的洞穴,施工人员在洞内抓住了一条直径约6厘米的大蛇。随着施工的推进,蛇洞内竟别有洞天:一个藏有许多动物化石、石制工具的大洞出现在人们眼前。
贵州省博物馆考古专家迅速赶到现场,根据洞内石器初步认定为一处1万至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活动遗址。古遗址的发掘价值有待专家进一步考察确定。
此次考古发现缘起于修文县境内的四明洞佛光寺的一次施工建设。佛光寺为移动寺内一尊佛像,在施工中意外发现一个碗口大小的洞穴,施工人员在洞内抓住了一条直径约6厘米的大蛇。随着施工的推进,蛇洞内竟别有洞天:一个藏有许多动物化石、石制工具的大洞出现在人们眼前。
贵州省博物馆考古专家迅速赶到现场,根据洞内石器初步认定为一处1万至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活动遗址。古遗址的发掘价值有待专家进一步考察确定。
后一篇:开阳县禾丰乡 云山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