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黔灵山的众多疑惑

标签:
贵阳文史地理黔灵山黔灵湖文物古迹 |
分类: 图话贵阳 |
一、关于各山头的疑惑
1.大罗岭鳄鱼石在哪?
听说大罗岭顶上有一块酷似鳄鱼的巨石,可是我从未注意到。
2.关于关刀岩“敬之植物园”摩崖
四十年代为了讨好何应钦,曾在关刀岩面对城区的绝壁上雕刻了“敬之植物园”五个字的巨型摩崖,根据各种资料和老人回忆,都说是在解放军进城那一天被大炮轰掉了。
关于黔灵山打儿洞的传说挺有名,据说以前的贵阳人不孕不育不用着去医院,只要到这个洞里搞个仪式就见效。在一些老地图上,我发现这个打儿洞标记在关刀岩的东北麓,靠近市北路的一侧。那一带现在是大片的棚户区,不知打儿洞还能不能找到。
3.关于八鸽岩 、鸭子井
八鸽岩的名字有多种写法,八哥岩、八角岩、八德岩等都各有来历。虽然它就位于黔灵公园东大门旁边,但是从公园里却没有路可以上山,难道是怕有人上去居高临下窥视省政府么?
资料上记载的八鸽岩一带山洞很多,较矮的一个天然溶洞叫“下洞”, 下洞附近有个民国时期开凿的“ 四维洞”,名称正好与当时改名为“八德岩”的八鸽岩组成“四维八德 ”。较高处还有一个叫“ 上洞”的天然溶洞,刘隆民先生描述它就在鸭子井的旁边,以前还有石桌石凳,并且离王训读书台旧址也不远,我怀疑王训喝的就是这口井的水吧。
可惜我按照博友指点来到公园东门外公厕前的槐树下,一位阿姨却说鸭子井已经消失了,还指出井所在的位置就在现在的小广场中间。即便有人知道鸭子井的位置,可是上洞和王训读书台又在哪里呢?我在槐树下彷徨,突然醒悟这不正是一个两山之间的小台地么,以前没有高楼的时候从这里确实是可以俯瞰贵阳全城的,黔灵公园东大门莫非就是读书台旧址?
4.关于白象山
在《云岩文史资料选辑》上看见有一篇文章提到黔灵山范围东至钵盂峰,我怀疑这个钵盂峰指的就是白象山。后来通过《贵阳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上的
《黔灵山景区自然概况》描述,终于弄明白了钵盂峰就是白象山主峰与南峰之间,顶上有个发射塔的那座尖峰。同样通过这篇文章的描述,才知道白象山南峰附近差不多高的三个山头原来就是三台峰,黔灵八景里的“云盖三台”指的也就是这里。
我爸回忆说他小时候曾亲眼见到三岭湾附近的白象山下正在修一个通向安云路的防空洞,洞口的位置跟三岭湾通往黔灵湖的防空洞差不多是对着的,便于城里的人快速疏散。我查看了各种版本的老地图,都没有标出过这个防空洞。上次跟着老爸顺着白象山西侧寻找这个洞口,可是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出哪里有开凿过防空洞的痕迹了。
从白象山北峰顶上往公园东大门方向下山的石阶路旁,有一个天然溶洞,可是我去拍照片的时候已经被水泥墙封死了,难道里面很深很危险吗?
5.关于狮子岩
今年端午节我才第一次爬上狮子岩,因为猴群总是在这座山周边活动,这基本就是一座猴山。即便公园修有石板步道上这座山,我还是怕独自上去会被打劫。看新闻说因为抢劫游客而入狱的“猴娃”就有一处藏身地点位于狮子岩上,但这次上去并没有看到哪里有洞。
二、关于水的疑惑
1.关于母猪滩
听说二湖的水坝前曾有一片沙滩名为母猪滩,若是从北门自驾入园的话还可以把车停在上面。至于这个名称的来历,是由于那里的沙特别软而且水又浅,是女人们喜欢去游泳的地方,所以贵阳人叫它母猪滩,还有歌词:黔灵湖啊美丽的湖,满湖的水啊满湖的肉(rú)……
我比较好奇这片沙滩到底在什么位置,只需要见过的人在地图上指出来就行了,这个问题还算比较容易解决。
2.关于众多山泉
我现在能够确定的是飞天雕塑月明池旁的月亮井就是生生泉,也就是水质较差的小和尚井。
塔林旁慧海泉指的就是甘露泉,也称为老和尚井,据说是黔灵山中众多山泉里水质最好的一眼。
九曲迳洗钵池的水源来自裂隙泉,又叫做杨柳泉,泉水从岩石中冒出来后就从弘福寺九龙壁前的两座小石桥下流过,但是我上次去看的时候洗钵池里并没有水(下图),而且从名称猜测这眼泉的水质可能差到不适合饮用。
奇怪的是,七星潭旁的白象泉好像也被叫做杨柳井,但有有些文章同时并列提到白象泉跟杨柳井,这说明二者不是同一个泉。
我去过二湖旁集资修建的取水点和七冲村附近的取水点(下图),但是黔灵湖铁路旁取水点和二桥村民营利性取水点在哪里就不清楚了。
三、关于文物史迹的疑惑

1.弘福寺搬过家?
弘福寺旁边的塔林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从弘福寺下黔灵湖路边的性定法师塔也比较显眼,但是在弘福寺后山(毗卢峰)小道旁还有两座舍利塔,知道的人可能就比较少了。其中一座七级的祖师塔就在路边(上图),另一座三层石塔则离公园步道稍远一些(下图)。

网上有一种说法称这两座塔一带是弘福寺旧址,但我不太相信,因为没有资料提到弘福寺迁移过位置。
2.纪念碑下埋着烈士?
据"双十一惨案"烈士黄厚文的女儿黄晓庄回忆,母亲怀抱刚满周岁的她到沙河桥边辨认父亲尸体时,凭借挎包、毛巾、口缸等物品,找到近乎腐烂的黄厚文烈士的遗体。当时,政府将黄厚文和陆永忠两位烈士合棺安葬。1989年,在外地工作的黄晓庄回到贵阳寻找父亲的坟墓。但时过境迁,红边门、沙河桥,早已不是旧社会时的荒郊野岭,黄厚文和陆永忠两位烈士的坟墓也不知迁到了何处。后来通过亲属查看《贵州党史》才得知,黄厚文和陆永忠两位烈士被重新安葬在黔灵山公园里的贵州解放烈士纪念碑下面了。
据我观察,黔灵湖边的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基座四周并没有镌刻任何烈士姓名,不像是埋人的墓碑。我查阅了《贵州党史资料》,在其他文史资料上也未见提到此事,不知这种说法是为了安慰烈士家属还是以讹传讹。我爸也回忆他小时候听人说纪念碑下埋得有人并一度信以为真。
3.关于民兵挖战壕

我在海马冲到象王岭西侧的山脊上,看到有一些疑似战壕的坑道。索道上站附近公园内一段偏僻的步道上,有一处石块垒成的过道,可能是战壕遗迹。听说黔灵山上的战壕是六十年代民兵搞演习时挖的,但是我不清楚这些战壕的具体走向和范围。
四、关于”黔灵八景“的疑惑
我发现有四套内容不同的黔灵八景,加起来共有十一景。
1.清贵阳“黔灵八景”:贵山永奠、圣泉百盈、洗钵澄溪、檀山清涧、翠竹龙潭、云盖三台、狮象现瑞、玉猊拥座。
2.民国时期的“黔灵八景”:檀山清涧、翠竹龙潭、坐石观云、雨霁观瀑、玉猊拥座、麒麟襢(檀)洞、圣泉漏勺、凭亭瞰筑。相比清代的八景,少了云盖三台和狮象现瑞,多了弘福寺法华塔处的坐石观云和凭亭瞰筑,难道象王岭上的瞰筑亭是民国期间就修的么?
3.周诗若先生版本的“黔灵八景”:
与清代“黔灵八景”比较,贵山永奠写作贵山永定,有雨霁观瀑而无云盖三台,有麒麟擅(檀)洞而无翠竹龙潭。
翠竹龙潭应该就是现在弘福寺侧门外月亮井、月明池所在的凹地,以前曾经积水成潭,周围长满竹子。有人说民国时这里曾驻过兵,把龙潭填平了变成球场。据我爸回忆,这个位置以前确实是一个足球场。
4.瞰筑亭旁有一处摩崖,上书“黔灵八景之首峰 双凤采莲 众老题词九五八一 ”,但我并未在黔灵山的其他地方看到过跟这处摩崖呼应的景点名称。这个双凤采莲估计是指从瞰筑亭望城区方向看出去,白象山南峰和象王岭余脉分列左右,大概属于又一种版本中的“黔灵八景”。
前一篇:2016-5-22收到的手绘地图
后一篇:贵阳的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