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母洞后遗迹实为了尘和尚茅庵(华藏庵)遗址
标签:
贵阳文史地理了尘法师茅庵鹿冲关森林公园 |
分类: 贵阳“非文保”古迹 |





改哥走到残存的石墙后观察,未发现更多的屋基,说明这片建筑的规模不大

屋基的后方,有四五颗大树被人为划出一排排很深的刀痕,使得树干远处看去一截一截的很奇特,而且还有用火烧黑的痕迹,或许也与此处遗迹有关。

这种分截的树干,有一颗已经倒伏在地面上了。树干下方是石头垒成的凹穴,用途不明。







1944年《贵阳市区域图》局部,地母洞东北侧标记有“茅庵”,更加印证了此处“古营盘/古战场遗址”即是了尘法师的修炼处茅庵。
---------------------------
2018年10月22日,社科院王老师告知改哥: 光绪元年了尘和尚筑庵于六冲关,名华藏庵。王老师印象中为张铭所撰《了尘和尚塔铭并序》有载,铭存高峰山了尘灵塔上。

改哥据此线索,在卫功立先生的博文中也搜索到了同样的信息。作者说资料出自贵州省宗教事务局网站上关于了尘的简介,网址为http://www.gzszj.gov.cn/gzzj/gzfj/rwxj/1250649372d154.html,可惜这个网页已经打不开了。

改哥在另一个网页中找到了相同的段落,虽然不知资料出处,但可以佐证是已经在网上公开的信息。
刚好改哥去年到高峰山拜谒过了尘法师的灵塔,待找到塔铭照片再进一步查证。
---------------------------
改哥在数字图书馆搜索关键词“华藏庵”,排在第一位的结果是《贵阳高峰了尘和尚事迹》,果然在这本书P730找到了一首名为《华藏庵》的诗作,但根据上下文排列,却不似指贵阳六冲关的华藏庵,而是外地的同名庙宇。改哥发现了尘和尚的幻戏类诗作中还有一首《新霁登华藏绝顶》,或许描述的就是雨停后登临华藏庵后金鳌山顶所见的景色?
《华藏八景八首》中的第一首《华藏茅蓬》点明了华藏庵是一座“茅蓬”"草庵":晴峰面面瑞云昙,八叶花中一草庵。梵呗数声天翳净,丹霄如水日沉潭。伢杈春晓二幽鸟争啼微雨催,伢杈又见早春回。野花不识何名数,万白干红满谷开。
《华藏外十六小景》中的第十六首《峭壁石屋》,诗后弟子的注释中提到了了尘法师在六冲关所筑茅庵名称为“华藏兰若”:
光绪初,师住云居,不果还黔,开创茅庵於红崖之阳,名曰华藏兰若。著书立说,教愚化贤者三年。
奇怪的是,这里指出的茅庵(华藏庵)地理位置既不是覃雨甘先生说的金鳌山地母洞附近,也不是六冲关,而是“红崖之阳”,莫非是在“赵德光红崖盗宝挖出穿洞”那个红崖的南面?
-----------------------
2020-3-22@户外之马补充
那一愣一愣的树,是漆树,那一道道腰带,是割漆的刀痕,黑色的东西不是火烧,是残留的生漆。
古战场也不排除咸同之乱,何得胜和潘名杰的联军几次打到茶店一带,然后就无法前进,估计就在此处激战过,而且是围攻贵阳战争的转折点。应该非常之惨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