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号明确!信贷政策向小微倾斜,向民生倾斜

(2020-12-09 20:55:46)
标签:

财经

时评

http://u.thsi.cn/imgsrc/sns/16fe584c1b4e2062a0d7080b3cbd9788_494_320.jpg

 文/杨国英

关键时刻,关键人物的关键讲话,很重要。

昨天,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喊话了:

“关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风险。少数科技公司在小额支付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涉及广大公众利益,具备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特征。

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涉足各类金融和科技领域,跨界混业经营。

必须关注这些机构风险的复杂性和外溢性,及时精准拆弹,消除新的系统性风险隐患。”

郭主席的喊话,其实是蚂蚁事件的延续性政策表态,没什么好奇怪的,也没有什么针对性。

但是,市场舆论却如惊弓之鸟,并联想到苏宁集团,传闻“苏宁集团资金链断裂”。

在营收规模上,苏宁集团是仅次于华为的中国民企第二大,也涉足银行、支付等多个金融领域,并且,还是混业经营。

当然,随后苏宁报案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zrzepLV0gEaU8D0rs1xjt92ibsRLaFQcz6TcLWKmibR832Ea5hicD1ibEuuLt4Kmav5Z3mc81qSurXEMse5miaL1HZw/640?wx_fmt=jpeg

在金融监管强化、金融政策纠偏之下,这几年的民企巨头,日子过得都不容易,苏宁当然也不例外,但是,非要说苏宁资金链断裂了,我是不相信的,毕竟,两个月前,苏宁还同意了恒大200亿元的债转股。

2020年,疫情的阴霾,让金融市场风声鹤唳、杯弓蛇影,尤其是寡头企业。

一是监管更强了。

这是有政策连续性的。

2018年,监管的重拳,砸向非法的金融寡头,2019年,砸向违规的地产寡头,今年,监管的重点,则在提示并预防科技寡头的风险。

二是市场形成了惯性担忧。

几乎是,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恐不已。

寡头企业,这两年,基本是每季度都有爆雷,各地的所谓“首富”,则是每个月都能听到一两个崩盘声。

比如,2018年排名的民营金控巨头(共28家),见下图: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zrzepLV0gEaU8D0rs1xjt92ibsRLaFQcztx5h6HiasD8VnibzBpXPtz5rJ7Xkt6Td7CTu8wDb5jo4wl6nQQ3CRK1Q/640?wx_fmt=jpeg

仅两年时间,曾经无比牛叉的民营金控,在28家中,已有近一半雨打风吹去——在排名前5位中,现在,仅有联想系和复星系还安然无恙。

我一直在讲,要建大功,必须有大历史观和全局观。

中国特有的社会体制,在度过早期阶段之后,是否会任由资本膨胀?并且任由膨胀到波及金融风险、乃至与民争利的地步?

答案,肯定是不会的。

这其实在三年前,政策信号就已经明确了。

只不过,资本的力量,总是过于侥幸而已。

看一组信贷数据:

2017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20万亿,增长12.7%;住户贷款余额40.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普惠小微贷款余额6.77万亿元,同比增长 9.79%。

2018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36万亿元,增长 13.5%;住户贷款余额47.9万亿元,同比增长18.2%;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8万亿元,同比增长 18%。

2019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 153万亿元,增长 12.3%;住户贷款余额 55.3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5%;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1.59 万亿元,同比增长 23.1%,

2020年三季度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9万亿元,增长13%;住户贷款余额6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4.7%;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6万亿元,同比增长29.6%。

看出什么端倪没有?

仅2017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速,落后于同期人民币贷款余额增幅。其他,在近四年时间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以及住房贷款余额的增长速度,都遥遥领先于同期的人民币贷款余额。

高层早就认识到了,信贷资源要纠偏。

以前的信贷资源,是向规模企业倾斜,尤其是寡头企业,而现在是向小微企业倾斜,向民生倾斜。

这是一个巨大的认知进步。

寡头企业是汪洋大海,规模企业是大江大河,小微企业和住户家庭是小沟小渠,良性生态当然是兼而有之。

规模企业,尤其是寡头企业,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系统风险都大。而且,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必定会对社会生态形成破坏。

汪洋大海,不能任其恣肆,否则神州陆沉。

大江大河,也要筑堤防洪,否则水漫金山。

唯有沟沟渠渠,宜拓宽拓深,毕竟,说到对民生的触达,还是沟沟渠渠最为直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