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时评 |
文/杨国英
一个灰色行业的死亡,要么,来自法律的封杀,要么,来自时代的变迁!
但,归根到底,还是时代的变迁——科技迭代的变迁,商业模式的变迁,等等……
昨天,最高法对民间借贷再出新规,对高利贷的合法与否,给出了利率上限的界定——以4倍一年期LPR利率为界,超过了的,不受司法保护。
https://u.thsi.cn/outer/img02.sogoucdn.com/app/a/200863/file_410415_1598018062567
具体到当下,一年期LPR利率是3.85%,4倍则是15.4%,也就是说,当下民间借贷年利率如果超过了15.4%,则是不合法的,不受司法保护。
腰斩民间借贷的利率上限(原来是24%和36%为基准的两线三区),这是对高利贷行业的终极封杀!
2016-2018年,是我国高利贷最猖狂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高利贷,大都穿上了互联网金融、或者消费金融的马甲。
当时,高利贷行业鼎盛到什么程度?
2018年上半年,直接或间接从事高利贷的上市公司,竟然超过了30家,这些公司以美股和港股上市为主 ——包括但不限于拍拍贷、微贷网、和信贷、小赢科技、51信用卡、信而富等等,当然,现在这些公司,都基本改邪归正了。
暴利与暴力,从来是一对孪生兄弟,这一时期,断头贷、套路贷、裸条贷已成行业通则,暴力摧收,更是搞得众多家庭倾家荡产,大学生被逼债自杀的,也是屡见不鲜。
最后,政府实在看不下去了,从2017下半年开始,公安部、央行、银监会等多个部门,或联合、或单独,发布了多个针对高利贷的严打命令——在持续的严打之下,一直到2019年上半年,我国的高利贷妖风,才真正有所收敛——而这一次,最高法对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腰斩,更是在法律层面,祭出终极杀器。
民间借贷当然可以有,也应该有,但是,高利贷必须要封杀。这不,在一连串的严打封杀之下,最近一年,事关高利贷导致的家破人亡之类的惨闻,基本上没有了。
那么,是法律终结了高利贷?
可以这么说。但是,这是平面逻辑的结论,不是立体逻辑,也不是深层逻辑。
无论是论事,还是投资,逻辑很重要,对一眼触底的平面逻辑,我是不甚欣赏的。
是时代的变迁,是科技迭代和商业模式导致的时代变迁,直接将高利贷这个流传数千年的毒瘤,真正给摘除了——这是终结高利贷的充分条件,法律打击仅是必要条件。
今天,科技的迭代,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扼制了民间借贷的空间,更别说高利贷了。
只要是个正经人,办点正经事,今天的正规借贷,要比过去容易多了,利率低,速度也快,只要你的征信足够好,用途也是正经事,少则一二十万,多则一两百万,还是比较容易批下来的。
至于三万五万、十万八万超小额的,通过信用卡、支付宝或微信贷,也就解决了,还用去借什么高利贷?!
当然,如果你的个人流水不足、或者缺少固定资产,想创业,或者办点其他正经事,单个条线的贷款政策,也有很多,比如创业贷、惠民贷等等,这些两三十万、三五十万的政策贷款,花点时间、补点材料,一般问题也不太大。
今天,科技的迭代,叠加商业模式的变迁,在消费金融领域,玩法也跟以前截然不同了。
今天,消费金融玩得溜的,几乎只剩下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等这些电商平台了。
这些电商平台,玩消费金融,是不图赚钱的,或者说赚钱是“羊毛出在猪上”,金融不赚钱,电商零售赚钱就行。
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6个月免息分期、12个月免息分期、甚至24个月免息分期,这些表面亏钱的生意,一点没问题,但是,你要是纯粹的消费金融公司呢,你还不亏得裤衩都没了?!
看看纯粹消费金融上市公司这两年的股价变化吧!
https://u.thsi.cn/outer/img01.sogoucdn.com/app/a/200863/file_410415_1598018061795
(上市两年,小赢科技股价暴跌超过80%)
https://u.thsi.cn/outer/img04.sogoucdn.com/app/a/200863/file_410415_1598018061633
(上市两年,51信用卡股价暴跌超过80%)
https://u.thsi.cn/outer/img02.sogoucdn.com/app/a/200863/file_410415_1598018062740
(不到两年,微贷网股价暴跌超过90%)
……
……
所以,本质上,高利贷是被时代杀死了,而不仅是法律。
其实,被时代杀死的,岂止是灰色的、嗜血的高利贷,无数正经的传统行业,也都被时代重击和重构。
比如,报纸,现在还有多少人订阅呢?被新媒体杀死和重构了!
传统的旅行社,现在还有多少呢?被携程和飞猪杀死和重构了!
……
……
浮云苍狗,时代变迁。
愿我们跟得上时代,不被时代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