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狐2020!刚刚,证监会打响境外造假第一枪……

标签:
财经股票 |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658816100/641
文/包不同
国英观察专栏作者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如若己已为,请勿己暴雷!
小蓝杯谁不爱?不好意思,中国证监会就不爱。
01
今日,有媒体爆料称,中国证监会已经派驻调查组进驻深陷财务造假丑闻的瑞幸咖啡,多位审计人员正在对瑞幸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
据了解,此次证监会之所以决定调查瑞幸咖啡,其分管副主席的态度起到了不小作用。此前市场就有传闻称,瑞幸咖啡被公安、工商全部接管,造假库源被挖走,全部数据上交。由此可见,证监会应该在前几日就进驻调查了。
其实自4月2日瑞幸自爆涉及财务造假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层就一直高度关注。
证监会在4月3日即表态,“对财务造假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应当严格遵守相关市场的法律和规则,真实准确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658816102/641
随后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也就此表态称:“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保监会将坚决支持、积极配合主管部门依法严厉惩处。”
不仅如此,国务院金融委在近十天内,曾两次就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进行发声,副总理刘鹤明确指示,针对一些上市企业无视法律和规则,涉及财务造假等侵害投资者利益的恶劣行为,要毫不动摇坚决依法严惩。
02
由此看来,中央高层对瑞幸造假事件已经下定决心要一查到底。
虽然决心已下,但仍要依法查处。那中国证监会对海外上市公司有法可依吗?
有业内人士表示,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证券法》,已赋予证监会“长臂管辖”权,即在中国境外的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扰乱境内市场秩序,损害境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658816103/641
其中“损害境内投资者合法权益”可以适用于瑞幸现在的情况。
据悉,在瑞幸IPO期间,包括二次配售时都有国内投资机构参与,并且买入瑞幸股票的国内投资者也有一些。
有专家分析称,此次证监会履行“长臂管辖权”,并非是要把手伸向海外,干涉海外市场运行,而是要切实保护国内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在资本市场开放的趋向下,中国资本市场与海外联系日益密切,明确证券法海外使用效力非常必要,可以避免跨境违法违规行为发生,有助于在开放格局下维护境内资本市场的稳定,及保护境内投资者利益。
03
事实上,证监会首次对境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一方面为了有效打击这种跨境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给境内的准上市公司一些警示。
特别是警示那些准备赴美上市的企业,诚信经营才能通行世界,海外不是法外之地。
要知道,像瑞幸这类企业的财务造假,看起来只损害了自家投资人的利益,其实对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形象都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之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杰伊克莱顿直接提醒投资者:“不要将资金投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上。”
我个人认为这或许是该主席自己的一些偏见,毕竟像阿里巴巴、中国电信这样的企业还是很守规矩的。
但偏见之外,本质上也是中国个别企业“自作”的。如果没有瑞幸咖啡、好未来教育之类的“蛀虫”,中国企业也不至于被人如此的“看不起”。
但话已至此,我们用不着去纠结美证监会主席咋说,而是要从法治上落实对财务造假者的严惩。
咱远的不说,就拿A股此前爆出的多起造假案件,之所以轮番上演,更多还是因为最终的处罚都不够“狠”。
就在上周五,证监会点名索菱股份、龙力生物、东方金钰、藏格控股四家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其措辞之严厉、态度之坚决跃然纸上。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658816104/641
根据新《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发布的报表或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的,应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罚款,而此前最高处罚为六十万元。
虽然修订之后,行政处罚是加重许多,但最终会做出什么样的处罚,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在我看来,不让造假者付出惨痛代价,甚至蹲班房,或许都无法杜绝此类现象再出现。
其实,我认为杜绝造假并非没有大招。
比如,上市公司若出现财务数据或信息披露造假,就立刻冻结所有董监高和实际控制人一切财产,包括够得着的海外资产。同时,控制所有相关责任人人身自由,禁止其出境。
随后再呼吁其他股东集体诉讼索赔,司法部门要从快从优进行判决,务必保证所有受到损害的投资者获得足额赔偿。
完事之后,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刑事调查,并鼓励他们互相转做“污点证人”,互拆墙角,以此来促进刑法对造假的威慑力。
最终就是,让造假者“造假前无心造假,造假后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