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尔街最伟大的基金经理罕见受访,快来围观他透露了哪些投资机会?

(2020-01-06 12:16:11)
标签:

财经

华尔街最伟大的基金经理罕见受访,快来围观他透露了哪些投资机会?


文/陈光胜

特约作者 资深投资人


彼得·林奇是华尔街最伟大的基金经理之一,创造传奇后,1990年选择急流勇退,一晃已有30年了,期间很少有他的声音。


今年12月20日,75岁的彼得·林奇接受了《巴伦周刊》的专访,这位传奇投资大师贡献着他的智慧,对当今市场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也慷慨的提供了对目前投资的相关建议。


逐字阅读,启示颇多,记录感悟,遂成此文。


01


彼得·林奇是选股大师,在麦哲伦担任基金经理时,每年要研究上千家的上市公司。在访谈中,他强调长期而言,成长股投资带来的收益优于价值型的股票,但是要严格定义和选择成长股,而不是那些伪的成长股。


回看A股也是如此,这些年如茅台、恒瑞等很多的成长股收益惊人。反观大量的周期股和伪成长股,虽然,有时短期收益惊人,但是长期下来,基本是过山车的行情,哪里来,回哪里去。


与中国投资型经济增长模式相适应,A股大量的是周期性公司,只是在炒到末期时,大家误以为把它看成成长股了。如投资者误把周期当成长,在高位买入后,不肯止损,像中石油那样,一套十几年,那损失就大了。


http://u.ebrun.com/storage/photos/202001/13/1578906596350156


成长股投资是一种主动型的投资,而在最近几十年,华尔街的主动投资遭到被动投资围追堵截,指数型的被动投资比较流行。对此,彼得·林奇说,如果你是被动投资的,那就没有机会战胜指数,他还举了他公司的产品和优秀的基金经理长期战胜指数的事实。


这个被动投资和主动投资我觉得没有什么优劣,只是个人根据投资者自身情况作出适当的选择,如果自己缺乏研究的时间和精力,那还是被动投资比较靠谱,毕竟我们大量的投资人没有彼得·林奇那样的专业能力,毕竟大量的主动投资者是无法战胜市场的。


02


在研究股票的方法上,他给了我们几个建议。


首先这个公司要有持久的竞争能力,尤其是那些非成长性行业里的成长性公司。这个我认为太棒了!我们一般人都以为是选好行业,好公司,也就是在成长性行业里选成长性的公司,彼得·林奇却建议我们到非成长性的行业里去找优秀的公司,这个特别适合目前的中国市场。


因为成长性的行业大家给予过高的成长性溢价,股价没有了安全边际,大量的是在炒作梦想和渺茫的未来。一旦落空,鸡飞蛋打,损失惨重。而在一些停止增长的成熟行业里,一批优秀的公司却持续逆势成长,收入和利润比起市场关注极高的科技成长股不知要好多少,关键还价格公道,甚至长期低估。比如水泥里的海螺、化工里的万化等等。这些看似不性感的行业,好的公司却是日进斗金,投资这些企业的投资者,这些年也是赚的盆满钵满。在可见的未来,这样的投资机会还将层出不穷。


http://u.ebrun.com/storage/photos/202001/13/1578906596992613


还有,一个优秀的CEO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他举了微软等很多的例子,来说明优秀的管理层的重要性。


另外就是投资时机的选择,彼得·林奇建议我们关注那些困境反转型的时机,他举了金融危机中美国银行的例子。但前提是这些公司不能像雷曼那样倒下,要有熬过黑夜,迎来黎明的能力。


回到A股,这种机会也是黄金买点,曾经三聚氰胺风波里的伊利、白酒塑化剂危机里的茅台,敢于重仓抓住一个,命运就改变了。价值投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逆向,首先是要敢于逆向,再者逆向的前提是有能力逆向,简单来说,一个是标的不死,二是仓位不爆。


03


在访谈中,他还慷慨地介绍了他认为现在市场上比较好的机会。


这两个机会目前看来都是困境反转型的机会。第一个,他提到了海运的机会,由于前些年行业不景气,大量的公司资产负债表被破坏,没有能力购置新的产能,产能在持续出清的过程中,他预计未来的产能还是比较缺的,虽然世界经济不是太景气,但是海运行业供需改善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另一个,是石化能源行业,全世界对新能源的憧憬,把传统的化石能源的价格打到了一个非常低的低点,但是实际上,新能源代替化石能源的时间会比我们想的要长,因此他认为有一个价格修复的过程。我也是比较认同这个观点,今年在供需环境好转的预期下,A股的油运股——招商轮船走出了翻倍的行情,未来的行情高点也是值得期待的。让人悲伤的中国石油,哪一天会不会变成新的“核心资产”,我觉得也是可以观察的。


http://u.ebrun.com/storage/photos/202001/13/1578906597414900


访谈中,他对投资者加强投资前研究的重要性反复提及,不了解一家公司就不要买入。还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生活体验,工作经验,普通投资者完全可以“战胜华尔街”!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为了怕误导到大家,特意把英文版附在后面,还把它翻译了一下,不过本人英文水平所限,翻译的可能不是太准确,英文好的直接略过,跟大师直接对话!


华尔街最伟大的基金经理罕见受访,快来围观他透露了哪些投资机会?

华尔街最伟大的基金经理罕见受访,快来围观他透露了哪些投资机会?

华尔街最伟大的基金经理罕见受访,快来围观他透露了哪些投资机会?

华尔街最伟大的基金经理罕见受访,快来围观他透露了哪些投资机会?

华尔街最伟大的基金经理罕见受访,快来围观他透露了哪些投资机会?

华尔街最伟大的基金经理罕见受访,快来围观他透露了哪些投资机会?

华尔街最伟大的基金经理罕见受访,快来围观他透露了哪些投资机会?

重要提示:本人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作为“国英观察”投资意见。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移步至微信公众号“国英观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