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央行最新调查:想存钱的多了,想借钱的少了!?

(2019-12-29 23:18:44)
标签:

财经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088654063/641" STYLE="display: block; clear: both; max-width: 640px; margin: 0px auto;" ALT="央行最新调查:想存钱的多了,想借钱的少了!?" TITLE="央行最新调查:想存钱的多了,想借钱的少了!?" />

 

文/杨国英


这是一个平静的周末。

 

平静催生思考,今天有感而发:

 

无论是买卖、择业,还是创业、投资,你最好思考的是:去赚趋势的钱,而不是去赚别人的钱。

 

这个道理,大家可以去悟一悟,有空我再写一篇专门的文章。


01


前天,看了央行的最新调查报告,是四季度城镇储户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组数据令人关注。


四季度,我国居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


选择“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8.0%,选择“更多储蓄”的居民占45.7%,选择“更多投资”的居民占26.3%。

 

先看一下上季度之间的环比变动:

 

选择消费的居民比例,大致不变(上升0.3%),选择储蓄和投资的居民,比例则变动较大——其中,选择储蓄的,比例上升1.2%,选择投资的比例下降1.5%。

 

环比变动,初看起,没什么问题。

 

年底了,银行都收缩放贷了,投资意愿下降,这个很正常。另外,储蓄意愿环比明显上升,这个或许也可以理解,外出务工等非月薪结算的人群,年末一起结存然后储蓄。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088653580/641" STYLE="display: block; clear: both; max-width: 640px; margin: 0px auto;" ALT="央行最新调查:想存钱的多了,想借钱的少了!?" TITLE="央行最新调查:想存钱的多了,想借钱的少了!?" />

 

但是,如果将时间拉长了看,那么,端倪就出来了。

 

还是央行的问卷调查,还是四季度,只不过,时间是10年前的2009年。

 

当时,选择“更多消费”的居民占15.9%,选择“更多储蓄”的居民占42.0%,选择“更多投资”的居民占42.1%。

 

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吓一跳!

 

10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是一瞬而已,但是,人的意愿,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0年时间:

 

居民的消费意愿上升了,从15.9%增加至28.0%!

 

居民的投资意愿下降了,从42.1%下降至26.3%!

 

居民的储蓄意愿上升了,从42.0%增加至45.7%!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088652646/6412013年~2019年的居民三大意愿走势" STYLE="display: block; clear: both; max-width: 640px; margin: 0px auto;" ALT="央行最新调查:想存钱的多了,想借钱的少了!?" TITLE="央行最新调查:想存钱的多了,想借钱的少了!?" />

 2013年~2019年的居民三大意愿走势


消费意愿上升,这个很正常,现在本就是新消费时代么,更何况,现在的90后,那都是借贷剁手,也是要消费的新新人类啊。

 

但是,投资意愿下降,这个怎么去理解?

 

居然,储蓄意愿上升了,这个又怎么去理解?


02

 

我尝试做一下解释。

 

投资意愿下降和储蓄意愿上升,这本质上,是一个问题。除了消费,要么就是投资,要么就是储蓄,还能去干什么呢。

 

所以,投资意愿下降,必然对应储蓄意愿上升。反之,储蓄意愿上升,必然对应投资意愿下降。

 

汇总成一个问题:现在,为什么大家不倾向于投资、而倾向于储蓄呢?

 

1.过去10年,居民杠杆率上升了,负债多了。


负债多了,手头活钱少了,即便想投资,那也只能是白想。

 

2008年末,我们的居民杠杆率是18%,2018年末,我们的居民杠杆率是60.4%。


10年时间,我们的居民杠杆率增长了3倍多!

 

10年时间,我们的居民杠杆率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只不过,发达国家平均用了30年,我们耗时仅是发达国家的1/3。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088653114/641 " STYLE="display: block; clear: both; max-width: 640px; margin: 0px auto;" ALT="央行最新调查:想存钱的多了,想借钱的少了!?" TITLE="央行最新调查:想存钱的多了,想借钱的少了!?" />

  

 

 

这么高的杠杆率,这么多的负债,居民没有能力、没有实力再去投资。

 

2.过去10年,钱难赚了,投资回报率低了。


投资,无非是三大类别,一是创业的投资,开公司,办企业,二是证券类的投资(所谓的炒股),三是不动产类的投资(所谓的炒房)。

 

创业和炒股,表面不同,玩法也大相径庭,但本质都涉及到股权,只不过,一个是一级市场,自己得主导、得参与,股权极难变现,一个是二级市场,自己做个不相干的小小小股东,股权方便流动。

 

但这两类,追根到底,都涉及到公司本身的赢利能力,无论是自己创业的公司,还是你选择的上市公司股票,如果持续不赢利,那都毫无意义。

 

不动产投资的炒房呢,本轮从2015年下半年启动的楼市送钱行情,一线和二线头部城市,持续到2016年底,也就基本结束了,二线腰部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持续到2017年底,也就基本结束了。

 

也就是说,一线和二线头部城市,如果你是2017年买的房,基本都没赚到钱。

 

二线腰部和三四线城市,如果你是2018年买的房,基本上,也都没赚到钱。

 

钱难赚了,无论是创业,还是炒房,还有多少人有投资意愿呢?!至于炒股,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如果你不是专业性选手,我一直建议大家远离。


倾向于储蓄、而不是投资,这说明,我们的社会信用在收缩。

 

换句话就是:大家想存钱,不想借钱了!

 

写到这儿,有一点明确了:资产价格仍在探底。

 

那么,底部究竟在哪儿?下一篇文章再讨论吧!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移步至微信公众号“国英观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