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作者:罗小针
国英观察专栏作者
三月,阴雨绵绵,蔚来汽车的未来,也乌云密布。
3月5日,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赴美上市第一股,蔚来汽车公布了上市后的首份年报——2018年全年营收49.5亿元,净亏损高达96.4亿元,亏损金额同比扩大92%!
财报公布后,蔚来汽车负面信息不断:上海嘉定的自建工厂项目无限期停止;被爆出“销量作假、领导吃回扣,公司经营不善大规模裁员”的丑闻……资本市场用脚投票,公布财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蔚来汽车股价跌破5元,再创新低,于3月27日收跌于 4.96 美元/股。
这不禁使人发问:蔚来汽车还有未来吗?
01
留守儿童,北大才子,创业老兵,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却恰恰构成了李斌的前半生。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易车网、摩拜单车,首汽约车、优信二手车在内,李斌总共投资了30余家互联网服务公司。因经验多、渗透广,还一度被誉为“出行教父”,而其投资胡玮炜、带领摩拜融资布局,又在巅峰时期将摩拜卖给美团,成功套现数亿美元,在共享经济毁灭前全身而退的一系列操作,更令业内啧啧称奇。
因而,当李斌再次创业时,包括马化腾、刘强东、雷军、李想等大佬争相投资,据《投资时报》记者统计,自2015年成立以来的三年多时间,蔚来汽车已先后经历四轮融资,共计融资23.5亿美元,约合160.85亿元人民币。若加上赴美上市IPO所募得10亿美元,该公司总融资额已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但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蔚来汽车,却未能发展成“豪门贵子”,反而在李斌的带领下,朝着“纨绔子弟”的方向一去不返——
这种营销模式,自然可以帮助蔚来汽车迅速打响知名度,但过于庞大的开销,不仅给李斌扣上了“不务正业,圈钱造梦”的帽子,也使蔚来汽车成本高企,深陷亏损的沼泽。财报显示,2018年蔚来销售及管理费用合计约53.42亿元,同比增长127.22%;费用高企之下,2016年至2018年,蔚来累计亏损金额已高达172.33亿元。
受巨亏影响,蔚来在公布财报的同时,取消了2017年签订的在上海嘉定独立建厂的计划,也就是说,蔚来将无限期依靠饱受争议的江淮汽车代工。
这样的决定,不仅意味着蔚来汽车的质量,要继续受江淮生产线的制约,还意味着蔚来汽车的成本下降空间有限,几乎无本可降——早前,订单充足的情况下,江淮生产能力不足导致ES8交付日期屡次跳票,交付量受到制约;而等到产能爬坡后,ES8的口碑却臭了,市场需求量也大幅下降——2019年1月和2月,蔚来仅向用户交付了1805辆和811辆ES8,远低于2018年12月份3318台的交付量。此外,蔚来对市场前景的态度并不乐观,将今年第一季度ES8的预计交付量调整为3500台至3800台之间,较去年第四季度的7980台相比,下降了50%以上。
规模,是车企分摊成本、降低汽车单价、提高销量的良方;亦是供应商增加产量、提高利润的根本。
事实上,无论是产能不足还是市场需求萎缩,蔚来的未来都无比黑暗。其需要面对的,不仅是ES8单量成本高企造成的销量受阻,还有给予江淮的保障——根据双方协议安排,在2018年4月10日开始生产后的前36个月内,蔚来除了要按照江淮的生产量支付代工费,还要为工厂出现的任何经营亏损买单。
据悉,截至2018年6月30日,短短81天,蔚来已经向江淮汽车支付了1亿元的亏损补偿,而蔚来今年开年两个月相对惨淡的交付量,和对于今年一季度并不乐观的预期,基本可以预判蔚来对江淮的赔偿不可避免,其亏损规模也将持续扩大。
02
如果说亏损规模扩大仅仅会让蔚来的财报愈发难看的话,那么,如今内忧外患的局面则随时有可能断了蔚来的生机。
固步自封——充电困难,续航能力差
对于蔚来这样的纯电动汽车而言,续航问题是其发展路上最大的阻碍。蔚来的主要车型ES8,对外宣传续航能力可达到355km,但却有用户爆料蔚来夸大其词,亲测续航里程仅有178KM而已。即便是蔚来汽车为自证清白,在全封闭(没有风阻)、24度恒温(不开空调)的环境下,也仅仅行驶了226KM。
谁能在全封闭环境驾车?谁又能无惧严寒酷暑,靠信念取暖散热?即便忽略这些细节,200KM左右的续航里程也实在堪忧——天天充电是小事,行驶到中途没电才是悬在车主心头的一把利剑。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李斌不以为然的态度:
李斌采访截图
被全网质疑后,李斌微博解释
纵使这两句话有媒体断章取义的嫌疑,但李斌“续航能力差,加电便利补”的观点,也着实令人不解。难不成,一个人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屡屡腹泻,厂家该做的不是提高食品质量,从根源杜绝此问题发生的可能,而是在大家小巷摆满泻立停?
更何况,蔚来的“救命药”也远没有宣传的那么方便。一是,受技术和经济所限,全国各地的充电桩远未达到随处可见的地步;二是,移动充电车、“一键加电”、换电服务自身逻辑存在缺陷——移动充电车成本高,难以普及;“一键加电”收费贵,还不保证安全(180元/次,贵重物品丢失概不负责);换电服务?谁敢保证新换的电池比原配的好?就算新的更好,谁愿意再去换回来,久而久之,换电站里的电池不就成了“淘汰站”了吗?
舍本逐末、自欺欺人的蔚来,其销量最广的ES8,续航里程还不及Model 3的一半(600KM),难怪李想冒着得罪人的风险,也要警告国内电动车“好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
不可战胜的对手——特斯拉对中国市场发起进攻
今年1月,特斯拉上海工厂开工,最快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小规模投产。据悉,该工厂主要用于生产量产车型Model 3和Model Y,并预计未来全部建成运营后,年产能达50万辆纯电动整车。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一举动,将彻底解决特斯拉量产和交付问题。
除了在中国本土建厂,实现规模化生产以外,特斯拉还于本月初对旗下8款车型进行降价调整,其中,Model X P100D降价金额高达34.11万元,入门级产品Model 3调整价格后,最低仅售40.7万元,与ES8补贴后的价格处于同一水平(最低38.05万元),因此,两款车型不可避免的被拿来比较——一个是口碑好、体验佳的老牌车厂,一个是名声臭、槽点多的新造车势力,在价格基本相等的情况下,消费者凭什么放弃特斯拉,选择蔚来?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对特斯拉的掠夺,李斌却无动于衷,明确表示蔚来不会采用降价的方式扩大市场,因为这会对品牌和消费者的忠诚度造成打击。
事实上,如前文所述,与其说蔚来是因爱惜羽毛不屑于打价格战,倒不如说,目前债台高筑、又严重依赖代工模式生产的蔚来,根本无力降价。
岌岌可危的处境——传统汽车巨头,正抱团转型
与其他行业不同,汽车制造行业不仅需要资金支持和超前思维,更需要技术的储备和产业的积累。因此,即便新造车势力具有先发优势,但技术上的限制却早已将其前路封死。
一旦传统巨头回过神来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新造车势力基本没有还击的能力。
事实上,传统汽车巨头已经开始发力:上海通用计划2020年前推出10款新能源产品,并于2023年将新能源车型总数再翻一番;宝马公开表示,到2025年,要在全球范围内推出25款新能源车型,占电动车市场15%-25%的份额;大众集团旗下的奥迪更是当仁不让,其首款纯电动SUV“奥迪e-tron”预计今年四月份在上海车展正式亮相……
被迫“断奶”的遭遇——补贴退坡,压力剧增
内忧外患之际,3月26日,2019年的新能源补贴政策终于落地——地补到6月25日全面取消,国补提高门槛、大幅退坡。
根据青橙汽车的计算,在新的补贴细则实施后,蔚来ES8的能拿到的补贴金额将由去年的6.75万元,降至1.15万元,退坡幅度高达5.6万元!
一边是国内外巨头的集体围剿,一边是自身问题的集中爆发,从前,凭借创始人李斌的传奇,蔚来成为新造车势力中最不缺钱的一个,如今,光环褪去又恰逢补贴退坡,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的蔚来还有资本竞技吗?
新旧更迭,群雄逐鹿,那是资本的故事;优质的体验,实惠的价格,才是消费者真正在乎的事情。
得民心者的天下,这句最简单的秘诀,利己主义者永远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