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下一个10年,狠狠砍掉“双11”的门槛,这次看苏宁

(2018-10-29 15:55:31)

杨国英

促销规则像“奥数”?双11越来越烧脑?

如果去年的双11让你忍不住吐槽,那么今年的苏宁全民嘉年华,你应该重点了解一下;如果你对过去的双11还有更多的吐槽,今年的苏宁全民嘉年华更不可错过。

 

 

砍掉双11的门槛,今年还看苏宁——10月26日,在2018全民嘉年华发布会上,苏宁易购公布重磅玩法,10000店参战,为500万任性付用户提额100亿,10亿“更好用”购物补贴,四大赛事覆盖全客群,自营商品运费全免……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拉低消费者薅羊毛的门槛。

是时候给双11一些新鲜感了!10年时间,让双11的交易规模达到了惊人的体量,但积淀下来的所有“成功”经验,都可能成为下一步的障碍。何况纯电商时代已过,双11必须狠狠砍掉用户体验上的门槛,才有可能留住“老朋友”、交到“新朋友”。

这样看来,苏宁对旧玩法、老套路的不屑一顾,才是对用户最高的尊重。侯恩龙在发布会上提出的“购物补贴”概念,就是彻底抛开老套路的一例,这意味着,消费者将告别“烧脑”的红包玩法,进入“一票制”包买时代,换句话说,双11在让利、促销这个基本属性上变得更简单、更纯粹了,而消费者一眼就看得明白,才可以把更多精力尽情投入到“计算”之外的吃、喝、玩、乐上——对于双11的参与者来说,这才是一个节日值得投入的价值或魅力所在。

 

 

谁能推动双11实现真正的“全民化”,谁就能赢得未来。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纯电商能做得都做了,已经不能走得更远,但双11要成为全民的节日,实则仍然大有可为。事实上,当下双11正在从年轻人的专属发展到老、中、青、少全民参与;从线上购物发展到线下的吃、喝、玩、乐全有,服务和商品兼备;实体+线上的网络从覆盖城市到遍及全国各地;从1天的抢购发展到将近1个月的购物季……所有这些,说白了,都是为了让双11进一步降低门槛,成为名副其实的全民节日。

双11“全民化”的拐点已至,而且结构性的变化和增量的空间都是巨大的。谈到2018年的消费趋势,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用了“激变”一词,具体而言,“需求向上”、 “流量向下”、“消费两极”特征明显。遍观这些特征,“需求向上”,意味着消费金融有很大的增量空间;“流量向下”,意味着消费场景的扩容大有可为;“消费两级”,则意味着线下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多层次发力……

 

 

机会不会敲两次门,既然风向线下吹,苏宁自然毫不迟疑地抓住了机遇,今年双11,摆明了是要狠狠砍掉双11“全民化”的门槛。双11的历史仅有10年,这10年间,只有苏宁在双线融合上持续做了大量探索,也只有苏宁在全产业联动上做得不留退路,所以,今年苏宁双11在玩法上的破旧立新,几乎是没有悬念的。

要群众基础?苏宁双11有,“全民嘉年华”不是说说而已,面向老中青少的少儿型秀大赛、3V3足球挑战赛、狮王全球电竞赛、广场舞大赛等四大赛事了解一下?相比同行的一场双11晚会,四大赛事在热点兴、参与性、娱乐性上,的确更能称得上人气担当。

要实惠,要便利,要线下购物的不同体验?苏宁也有,“上网、上街、上苏宁”也不是说说而已,除了购物补贴、任性付提额、自营免费快递这些看得见的实惠,在定位各异的一万家苏宁线下店面中,更不只有对传统业态的升级,还有从零售云到苏宁小店的战略级项目,这对于对消费体验、过程体验有着更高诉求的年轻消费者,以及本来就习惯上街消费、就近消费的消费者,也绝对称得上解渴了。毕竟,能在当前把双线融合做到有规模又有实质的电商平台,用宽容的标准来衡量也是屈指可数。

过去10年,网购的门槛一再对年轻的消费者降低,成就了双11这个商业传奇;下一个10年,以苏宁的全民嘉年华为标志,双11升级的出发点实际上再次回到了用户,由此带来的,必然是一种更加普惠且普适的国民生活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