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出“记忆的囚牢”,让我们激情拥抱创业板!

(2018-01-16 10:20:16)

文/杨国英

  人是记忆的奴隶,“记忆的囚牢”之于许多人而言,是终身不能或不愿自拔。

  今天,持有创业板股票的股民,哭了!哭声,惊天动地!!

  在这个“黑色的星期一”,上证11连阳戛然而止,截至收盘,沪指下跌0.54%、深成指下跌1.35%,创业板更是跌出了5个月的新低、暴跌2.97%——当天,两市多达2785只股票下跌,暴跌幅度超过5%的股票489只,跌停的股票有40只。

  1

  创业板暴跌出5个月的新低,而沪指仅是11连阳后的超小幅回调,这对于不同持仓结构的股民,心情无疑炯然两异。而对于持币观望者,也或许给予了建仓决策的重磅依据。

  持仓者的两种心情:持有大盘股的,惊喜之心仍在,超小幅度的回调,不会影响持续阳线的走势;持有创业板股的,侥幸之心已无,创5个月新低的幅度,这不意味着更大幅度下跌的开始吗。

  观望者的一种态度:既然11连阳的走势已明,那么,上证指数的每一次回调,都是紧急建仓的良机。既然创业板已经跌出新低,那么,现在更是连碰都不能碰。一句话:拥抱主板,远离创业板!

  持仓者的上述两种心情,观望者的上述一种态度,就是没有走出“记忆的囚牢”的特征。记忆是懒人的救命符,用记忆取代思考则是懒人的通病。

  涨了难道不会继续涨了?跌了难道不会继续跌吗?

  这样的懒人思维,有时候会蒙对了,比如过去20年的楼市,更多的时候,则会大错特错,比如过去近30年的股市——绝大多数股民,每次都是临近山顶时上车,在从山顶滑下来时,又一路死扛到山底。你不亏损,才怪!!

  http://dingyue.nosdn.127.net/4yA895OeQl0QnYeriZcHQ5alaevTKqf3ukPcHEyl8x4QE1516023820217transferflag.png

  任何市场都遵循着一个铁的规律,涨多了必跌,跌多了必涨。仅不过不同的市场,周期律不一样,比如楼市,中国大规模城市化的驱动,过去20年、以及未来10年,大城市房价整体上涨的趋势没有变,这个上涨周期长了些,同样,这也意味着在城市化进程终结时,未来也将迎来一个较长的下跌周期。

  比如股市,过去近30年,一直是政策市主导,而政策的高频多变,也就导致了A股过山车式起起伏伏的走势。所以,在政策市尚未远离A股时,A股基本3—5年一轮周期的特征,同样不会有大的变化。

  2

  谈谈当下的主板和创业板。

  主板还会不会再涨?肯定还会涨的,但是,2018年,上证指数涨幅不会超过25%。

  创业板还会不会再跌?肯定还会跌的,但是,2018年,创业板指数跌幅不会超过25%。

  在真实的市场中,90%的投资者,会去追逐25%幅度的可能性涨幅,而不会去选择25%幅度的可能性跌幅。

  但是,真正大师级的投资者,永远不会去赚最后一分钱的,越是临近未艄的涨势,越意味着最大的风险——主板的风险已经临近。反之,越是临近底部的跌势,事实上,越是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创业板的机会已经渐行渐进。

  这才是基于记忆的思考,而不是纯粹是记忆的奴隶。

  有什么想不通的呢?2017年以来,我们的沪深300指数已是上涨了近30%,去除掉银行股和券商股的影响,整体涨幅更是高达35%左右。主板的盘子大,整体再涨,还能涨到哪里去呢?

  再看看创业板,从2015年年中的高点一路跌下来,现在的创业板,整体已经跌去70%,再跌又能跌到哪里去呢?

  3

  激情拥抱创业板,不是让你烂情拥抱创业板!

  创业板的结构性机会已经到来,但是,不是所有创业板股票都有投资价值。

  要激情,不要烂情。如同选择女朋友一样,选择创业板股票,你应该去选择小家碧玉,而不是眠花宿柳去找“夜莺”。

  哪些是小家碧玉?业绩稳定增长的,市盈率最好不超过30倍、市净率最好不超过3倍的,负债率不离谱的(不超过40%),放眼现在的创业板,这样的小家碧玉已经涌现一批,太多不敢说,100家还是有的。

  哪些是“夜莺”?业绩不稳定,亏损连连的,不务正业,动辄炒概念的,大股东减持不断、高比例质押的……“夜莺”的特征不一,但沾染上只要有两点,就大抵无疑。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激情拥抱创业板!激情拥抱创业板的小家碧玉!!

  在机会流逝前离场,在机会临近前进场。喔,忘了说一句,我建仓创业板已有半月,耐得住小跌时的寂寞,才能经得起大涨时的芳华。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