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1.pstatp.com/large/43900000a693e0a3289c
文|杨国英
对于快递业来说,每年双11的天量包裹都意味着一场大会战,今年双11对物流能力极限的挑战,比往年更甚。
近日,快递行业正在全力备战第九个“双11”,据国家邮政局初步预计,今年“双11”期间(11月11日至16日),邮政业处理的邮件、快件业务量将超过15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5%。这也意味着,今年双11期间的日均业务量将达到2.5亿件,是日常处理量的2.2倍,从峰值来看,预计最高日处理量可能达到3.4亿件,是日常处理量的3倍。
快递业的担子越来越重,极大地促进了智慧物流的发展,但是就当下而言,配送环节仍然需要快递员来完成。从去年开始,在压力倒逼之下,快递行业纷纷加速向智慧物流转型,一系列自动分拨流水线、机器人分拨等相继投入使用。快递业的智能化转型加速也延续到了今年双11,电商平台和快递企业在仓储等环节对超级机器人等智能硬件的大规模投放,是史无前例的。然而,面对业务量的飞快增长、后台环节智能化处理能力的提升,担负配送工作的快递员群体在双11仍要面临较大的劳动强度。
电商是一个具有极强产业联动效应的综合性产业,随着其对快递、金融等行业的带动,全产业链的战略意义也在凸显,其中,我国的快递业凭借超强的业务处理能力和飞快的自我提升,已经成为一张世界名片。而这张名片的打造,既有智慧物流的功劳,更得益于快递员群体远超国外同行的辛勤付出。因此,社会在关注智慧物流这颗快递业新星的同时,也应有意识地给快递员群体更多的关爱和理解。
双11无疑是内需拉动经济的最为成功的范例,从双11反映的零售业风向来看,在纯电商向新零售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深度挖掘消费需求、更加注重消费体验,都是当下的趋势,这种趋势的顺利发展,不仅有赖于对数据科技的高效应用,而且需要注入更多的人文理念,物流虽然作为零售业的配套而存在,也不应被忽视。事实上,就人文理念而言,物流业大力倡导的“绿色物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不仅契合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对于消费理念的正向引导和消费体验的提升,也能够在全产业乃至全社会层面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
强调对快递员群体的关爱和理解,也是为电商全产业注入人文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全国邮政业将投入现有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近300万,其中多数是站点快递员、站点仓库操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等一线人员。从社会层面来看,快递员群体作为一个越发庞大并且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线劳动者群体,他们能否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反映的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从电商发展来看,关注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越来越重要,而快递员的工作是提升消费者消费体验的关键一环,因此,他们理应享受到与工作负担相匹配的获得感,这种获得感部分是物质上的,但精神上的被尊重也是不可或缺的,换个角度看,只有更加关心、理解快递员群体,才能启动快递员群体和消费者之间相互理解、尊重的正向循环,从而更好地促进商业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从快递配送的业务量来看,中国快递业已经创造了世界记录,但是未来数年内,在零售业扩围、升级的驱动之下,我国的快递业还将持续挑战前所未有的增长极限、规模极限。在这种形势下,快递业势必需要深度变革,而作为一张世界名片,快递业的变革不仅要通过智慧物流的发力体现出技术高度,更应在关爱一线快递工作人员等层面,体现出应有的社会价值导向和人文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