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国英观察
杨国英观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3,395
  • 关注人气:3,6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式碰瓷是歪道,新零售赋能才是正道

(2017-07-14 20:59:00)
标签:

杂谈

http://p3.pstatp.com/large/2eca00017ff5fded23fd

文/杨国英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当下,这一幕正在电商行业上演。

花式碰瓷,只有你想不到的——7月11日,京东炮轰阿里的新闻被刷屏。当天,京东联合唯品会发表声明称,近期不断有商家分别向唯品会和京东反馈,某电商平台利用其市场垄断地位,以各种方式要求商家签署所谓的“独家”合作,要求商家从唯品会和京东平台退出。

坦白讲,京东的说辞虽然祭出了公平竞争的武器,但对明眼人来说,在当下尤其缺少说服力。强调“当下”,是因为商家在阿里、京东之间“二选一”早就不是什么新闻,抛开过去如何不论,当下,这一现象具有别样的深意——在我看来,随着电商移动化转型的完成,电商业旧的发展模式已经到头,新零售正在将电商之间的竞争推向2.0时代,这个时候再拿旧的竞争思维看待“商家站队”现象,明显已经落伍。

有人可能会说,仅凭一份声明就批评京东在竞争思维上落伍,是不是太不严谨了?那好,京东和阿里的618大战刚结束不久,有时间做做分析,你就会明白,京东在今年的618已经“裸泳”。这次618,京东的业绩不如阿里、新零售全面落败,期间,京东压榨商家引来反抗,之后又被质疑618销售数据造假,所有这些,都说明京东已经输掉了底裤。

稍显苛刻地讲,在商家站队问题上,京东尤其缺乏发言权。2012年以来,京东压榨商家的案例,仅仅是被曝光、且没有完全统计的就有30余起,其中2017年以来的则有近10起,涉及的商家数量更多,这说明京东在这方面的问题今年以来越发严重。比如,在618期间(6月6日)的一起案例中,哥弟、伊芙丽、lily商务时装、初语等众多服饰品牌集体被京东强行拉入会场、强制锁死商家后台等。这不是京东第一次强制促销、锁定商家后台,但却是第一次针对一大批商家采取这种行为。

京东没有反思自身行为,反而在商家站队的问题上做文章,集中体现了其扭曲的竞争逻辑:阿里有新零售赋能商家?没关系,我可以锁定商家的库存,强拉商家参加优惠活动;商家要跑了?没关系,不是还有“二选一”这个老梗,我再拿来用一次,怼一怼阿里:用户们,我们要提倡要公平竞争啊,垄断的不行。

阿里到底有没有“垄断”?新零售的背景下,电商的2.0竞争时代刚开始,电商的商业模式还在飞快进化,垄断从何说起?要么就是按京东的逻辑,谁强谁就是垄断?如果是这个逻辑,京东难道是因为不想垄断才放慢了对新零售的布局?如果是这样,京东618压榨商家、刻意美化618销售数据,又从何说起呢……

商家有没有站队阿里?京东认为有,证据是“近期不断有商家分别向唯品会和京东反馈”;我认为可能会有,但更倾向于将其理解为商家的商业行为:天猫618刚过,在精明的商家眼里,谁真正在做开放的生态,谁对商家的发展更有利,新零售对商家的赋能效应显著不显著,结论是一目了然的。归根到底,商家的行为必定是利润驱动。

京东之所以在当下碰瓷阿里,直接的因果关系是非常明确的:之前京东错判新零售的商业力量,错失转瞬即逝转型良机,但至少没在业绩对比上很明显的体现出来,京东对商家的吸引力也没有受到很显著的影响,而618一战让京东彻底输掉了底裤,于是京东的羞耻心爆发。在竞争策略上,京东专注于和阿里打消耗战,一步错,步步错,扯皮、碰瓷的戏码不断;而在新零售战略上,则是一着不慎……会不会满盘皆输,现在不好说,还是交给时间去回答。

天猫618无疑给了京东当头一棒,但京东本应该克制自身的“条件反射”。京东的当务之急不是“秋后碰瓷”,而是需要足够的清醒,并且认识到一个事实:新零售时代,电商行业必然会大洗牌。这意味着,竞争将不再是简单的价格战、拉票战——对消费者,价格将不再是“致命诱惑”,对商家,新零售赋能才是最有号召力的“时代宣言”。新的竞争格局之下,商家“站队”不是怪事,不“站队”才是怪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