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杨国英(公众号:ygyobs)
今天A股早盘高开高走,但这一波反弹,究竟能维持几个交易日呢?
昨天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沪指大幅低开后坚定上攻,跌幅最终收窄至0.63%,同样大幅低开的创业板更是强势收涨。耐人寻味的是,节前启动的一众妖股再度拉升,其中深深宝A再度封至涨停板,8天7个涨停板,涨幅达101.2%。
总的来说,指数低开是意料中的事,高走则颇为反常,而妖股的暴涨,则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春节期间,外围市场跌势不止,在很多人看来,A股节后补跌几无悬念,万万没想到,A股的节后首秀竟让急于抛售的投资者闪了腰。
资本市场本就瞬息万变,而当下国际、国内形势也复杂多变,因此宜用动态的思维来看A股。应当注意到,虽然2016年刚刚过去一个半月,但在这段时间里,A股市场出现了巨幅下挫,相应地,其背后的市场逻辑也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首先是经济逻辑的变化,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矛盾的深入,经济演变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形势正变得更加难以捉摸,因此对A股市场的判断也应更加谨慎;另一方面,春节期间外围市场大跌,因此,A股的市场的情绪较节前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具体而言,负面、悲观的情绪可能仍在强化,由此导致了做空的动能虽然在节前充分释放,但做多的动能短期而言还难言乐观。
当下投资者最关心的,应该是节后A股的强势能否持续。老话说“妖股不灭,行情不止”,但在笔者看来,这句话用在牛市中是可以的,用在当下则未必妥当。恰恰相反,从妖股管窥整个A股市场,笔者认为妖股不灭,真正的反弹行情就难以展开。
首先,当下我国的经济低迷,变数较大,传统行业要去产能,金融行业要去杠杆,这意味着,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在降低、避险需求在上升,资本市场有价值回归的内在需要,而灭掉妖股则是价值回归的第一步。虽然当下A股主板估值较低,中长线持有已经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但在经济形势不能明朗、尤其是市场跌势未改的情况下,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是比较有限的;至于创业板,估值则明显偏高,而在传统产业去产能的同时,互联网行业的“产能过剩”其实也已经出现。所以,A股的真正反弹,不仅要等到灭掉妖股,可能还需要等到创业板泡沫的出清,甚至等到经济形势出现些许亮色。
其二,注册制改革是妖股的紧箍咒,在注册制改革推出的预期下,投机炒作很难形成大的气候,而炒作带来的短暂反弹也注定是不可靠的。虽然注册制改革推出的时间表仍待确认,但如果我们承认注册制改革将是A股市场的深度变革,中小票的高估值将因此承压,那么,当下真正的反弹行情,只能来自超跌后的价值重估,而妖股的反扑注定是徒劳无功的,当然也无益于市场健康发展的。
纵观A股市场,当下很多投资者的选择是持币观望,等待成交量,市场的参与者则多是短线思维,而节后首日的上攻仍然是无量上攻,这反映了A股当下所面临的流动性问题,这一问题,是妖股行情启动所无力改变的。实际上,去年12月17日,妖股就启动了一波行情,而此后不久,上证指数即达到阶段性高点,继而开启下跌模式,这至少能够说明,以妖股启动推定市场行情启动是靠不住的。
当下投机资金发动的妖股行情,可以视为机构投机者最后的自救和反扑,这种举动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客观而言,春节之前,A股市场的下跌较外围市场已经先行一步,因此,即便春节过后需要补跌,跌幅也是有限的,就主板而言,再跌10%到15%可能是极限,估值偏高的创业板再跌20%到40%也会大概率止跌企稳——不过,受实体经济去库存、金融机构去杠杆、以及注册制改革加速推进的影响,小盘股并没有太大的反弹空间,更没有妖股肆意折腾的余地,妖股在当下启动,只会干扰市场出清,延宕真正反弹行情到来的时间。
本文发于《腾讯证券研究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