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国英:金融低效才是我国M2高企的根源

(2013-03-18 14:45:33)
标签:

财经

(刊发标题:巨额货币供应与金融低效)

M2甫一公布,即遭口诛笔伐——310日,我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2月末,我国货币供应量余额(M2)达到99.86万亿,逼近100万亿,居世界第一。

实际上,对我国货币超发的批评,自2008年实施货币扩张以来就不绝于耳。而其中,最显见、亦是最激发民意愤懑的观点是“货币超发推高物价房价”。

当然,我国货币超发的现象事实存在,M210年来扩张了6倍,当下无论是M2余额、还是M2占比GDP水平均处于全球前列。货币超发更不是什么好事,其很大程度上反应一国经济增长对货币扩张的依赖,并极易产生恶性通胀。

可是,事实上,因货币超发而造成恶性通胀,这种令人忧心的景象在我国却并未发生——自2002年以来,我国除2008年通胀水平高达5.9%外,其余年份的通胀平均水平尚不足3%,而这一通胀水平,与同期其他新兴经济体(俄罗斯、印度等)动辄8%以上的通胀水平相比,应该说是相对偏低的。而至于我国房价的企高,固然与货币超发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依照供需原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以及由此导致的地价高企和土地供给受限,才是我国房价持续企高的根本因素。

其实,对许多经济现象的解读,我们只要跳出望文生义的思维惯性,从最基础的经济原理入手,反而更容易得出客观的判断,而不至于闹出与事实相背离的笑话。依照费雪货币公式MV=PQM为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Q为交易商品总量),那么,在商品总量和价格水平相对衡速之下,我国广义货币量(M2)的持续高企,则说明了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相对过低。

而货币流通速度,则与一国的金融效率密切相关,亦即是说,金融效率高可以增加货币流通速度,金融效率低则会降低货币流通速度。故而,我国M2持续高企的根源,我们可以约化为“我国金融效率的偏低”。

我国金融效率的偏低,首先体现在间接融资占比的过大(近85%),而以信贷和信托为主的间接融资,其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助推功能,显然要远远低于以证券为主的直接融资。更何况,我国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本身,亦因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银行业自身改革的的滞后,其低效的特征亦相当明显。当然,理论上,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相对过低,还与企业自身的运营效率有关,比如,与欧美企业资金周转率2030/年相比,我国企业仅有2/年左右,但这其实很大程度上,亦与我国金融配套的效率相关。

似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判断:在我国商品总量和价格水平相对衡速之下,如果因金融低效引起货币流通速度过低,则必然会产生M2的持续高企;而如果在金融低效所导致的货币流通速度过低之下,我国陡然大幅降低M2增速,则极可能会引发恶性通缩,这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其负作用要远高于当下的温和通胀——从这个角度看,近年来央行持续超发货币,显然有难言之隐。

破解我国M2持续高企的难题,关健是要扭转我国金融体制的低效,并以此提高货币流通速度,从而在费雪货币公式MV=PQ的左侧,为我国M2提供结构性的减压阀。而欲解决我国金融体制低效的现状,则应尽快深化金融改革,通过对相对僵化金融体制的破题,提高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整体助推我国货币流动速度。

之于当下而言,我们首先应解决间接融资占比过大的现状,这就需要我们在强化监管的基础,进一步深化并完善二次股改,从而根本改变A股圈钱市的历史症结,通过真正激活A股市场,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可持续的金融助力,而不是持续依赖货币超发刺激经济。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尽快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进一步放宽民资进入银行业的限制,从而通过银行业的结构性改革,提高我国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以此整体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具备“低价”基础。

对我国M2持续高企的现状,我们需要正视。但如何对其进行扭转,则需要我们找准“金融低效”这一根源,以便能够对症下药,减少纠错的机会成本。而任何不顾基础经济理论的分析、以脱离现实盲人摸象式的判断,只会造成我国M2持续企高困境的难解,甚至极可能因抓错药方造成“病情”的积重难返。

 

本文作为社论发于《东方早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