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2021-08-29 15:14:13)
标签:

文化

摄影

分类: 建筑
江西靖安中源乡三坪村,位于赣西北,是避暑胜地,这里的古建筑,颇有特色,有众多特点,值得细细观赏和品味。

1、九门楼位于中源乡,是赣西北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从横向看,有九个门,故称为九门楼。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2、是宜春市文物保护单位。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3、九门楼建于清代,估计距今已有200年左右了。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4、九个门厅中,有两个大一些,其屋脊与其他门厅的屋脊垂直。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5、从侧面看九门楼。徽派或赣派建筑,是纵向排列,有一条中轴线,每一个单元,称之为一“进”,有一进或多进的(如五进、门进等),但九门楼是横向排列的,只有一进,这是两者最大的不同。横向排列,每一户都有对外的单独大门,但因面宽大,占据有利地段也相对大一些。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6、九门楼背面。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7、正厅大门,墙角、转角、门框等,都是花岗石。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8、正厅。正厅天井四角四根柱子采用的是石柱,这对建筑物的防潮十分有利,这是此地民居建筑的又一特点。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9、正厅上悬挂金字“五世同堂”匾,字迹鲜艳,保存如初。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10、宣统元年,是1909年,距今已有110余年了。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11、 这里是张氏祠堂。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12、旧式家具。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13、旧式家具。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14、北面石柱,上面阴刻:“由人毁誉肖天地何所不容”。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15、北面通廊上方的木板浮雕。这样的木板浮雕共四块,表现了很高的技艺。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16、东面石柱,上面阴刻:“反已修为学圣贤尽其在我”。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17、东面通廊上方的木板浮雕。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18、西面石柱,上面阴刻:“承家今肯构九世居宜”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19、西面通廊上方的木板浮雕。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20、南面石柱,上面阴刻:“画地久成图千门辉映”。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21、南面通廊上方的木板浮雕。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22、天井四周的栏杆、门、窗扇等处,也布满了木雕。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23、这是天井的东南侧。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24、这是天井的西北侧。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25、窗扇。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26、柱础,靠天井的是石柱,里侧的是木柱,木柱下有木柱櫍。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27、木柱櫍(zhi)。赣西北的古建筑中,使用柱櫍非常普遍,这也是赣西北民居建筑的特点。柱櫍的作用是什么?这什么要在柱础之上、木柱之下放一个柱櫍?有专家称,柱櫍的作用是为了在上部木柱腐朽后便于更换,我没有见过这样的实例。又有专家称,柱櫍是为了防止潮气的上升,那用石柱础比用木柱櫍更为有利,所以这种说法恐也不能成立。我觉得柱櫍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找平,常可以看到,有的简易房屋,在木柱之下垫一方木块找平,在发展过程中,柱櫍就变成厚薄一致,甚至雕花的构件了。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28、这是三坪村的蔡氏祖宅,有三个门,其形制与九门楼完全一样。外墙上有50年代的标语。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29、门厅,天井四周也是四根石柱。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30、《增广贤文》内的语录:”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31、40年代的标语。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32、天井四周的作法,与九门楼完全一致。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33、通道上方的木板浮雕。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34、通道上方的木板浮雕。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35、通道上方的木板浮雕。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36、通道上方的木板浮雕。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37、保护得就不如九门楼了。窗上、栏杆下有四个字:”桂、馥、兰、馨“。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38、目前无人看管,古建筑的命运令人耽忧。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39、三坪村的一栋古民居。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40、三坪村民居中的一些木雕作品。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41、这种斜撑,有装饰作用,但受力性能要打折扣了。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42、各式木斜撑。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43、各式木斜撑。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44、各式木斜撑。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45、雕花的木柱櫍。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46、木柱櫍。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47、垂花球。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48、垂花球。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49、垂花球。
九门楼及中源乡古建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拜谒朱轼墓
后一篇:三坪村随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