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仙采风

(2020-08-02 07:05:29)
标签:

摄影

分类: 摄影
拿个相机,四处走走,随便拍拍,选些照片,请大家观赏。

1、江西省奉新县九仙村,现在是南昌及其他外地人的避暑胜地。
九仙采风

2、九仙是个山区,我住的地方,只是九仙众多山沟中的一个。
九仙采风

3、这条山沟,主要农宿山庄的最高处,是观音桥,海拔约为710m。照片上是观音桥的一个标志,似为一个私人建造的佛龛。
九仙采风

4、这是山沟的入口处,也是九仙村委会及九仙汤所在地,海拔约为520m,也就是说,整个山沟的高差约为200m,全程约为2.5km。
九仙采风

5、家居青山绿水畔,人在春风和气中。据我估计,在这条山沟中,大约居住了约1~2千人左右的外来避暑人员。
九仙采风

6、这些由原本农居改造的民宿,平面布局大都不甚理想,由于这些农居大都为方形或近似方形,改成建成标间后,往往朝向各异,通风不理想。看一下下面一个尚未建好的房屋,想像不出房间是怎样安排的。
九仙采风

7、紫薇胜过二月花。
九仙采风

8、泉水叮咚响,日夜不停流向远方。
九仙采风

9、山有多高,山涧的溪水也有多高。
九仙采风

10、露天的食堂。
九仙采风

11、晨练。
九仙采风

12、哪里有大妈,哪里就有广场舞。
九仙采风

13、溪水垂钓,别有一番趣味。 
九仙采风

14、九仙汤的温泉水,每晚有人会送到各个民宿点,每桶3元,这个车装水1吨,大约可以装60桶水。
九仙采风

15、在居住处就可以享受泡脚的服务,不亦乐乎。
九仙采风

16、在这条弯弯的山路上,每天有穿流不息的货车来来往往,售卖水果、鸡鸭鱼、蔬菜、日用品等等,生活十分便利。
九仙采风

17、白天虽然很热,但晚上,温度在25℃左右,不用空调和电扇,就可以睡一个好觉。
九仙采风

18、在这条沟里,还留有一些老房子,图中这栋老房子,是光绪年间建的,已有130年历史了。
九仙采风

19、这种天井式的民居,是赣北地区江西民居的的主要形式。农耕时代,为了安全,大门一关,室内就是一个小天地,一样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但到了工业时代,这种需求就没有了,这种户型自然也就被淘汰了。
九仙采风

20、这位是上门的女婿,已入婿40多年了。
九仙采风

21、这栋房子,已无人居住了。这里的民居,都是土筑墙(又称干打垒),墙体厚30cm,冬暖夏凉。如何保护这种民居,在大规模开展农宿经济时,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九仙采风

22、直到今天,厨房内(包括新建的民居)仍采用的是柴火灶,家家户户门前,都堆集了整齐的柴火,刚从山上砍下的木材,湿度太大,不好用,都要储存一段时间,木材干燥后,才好烧。
九仙采风

23、老房子的堂屋墙上,大都贴有这样的祖宗牌位,有江夏黄氏、渤海吴氏、汝南蓝氏等等。
九仙采风

24、其实,江夏、汝南等地,他们可能一生都没有去过,但家家户户都还是执著地将祖藉地一代一代地供奉,中国人讲究“根”,在这里充分地反映出来了。
九仙采风

25、生活在这里的村民,自留地上种些蔬菜、养些鸡鸭,是必需的。
九仙采风

26、日出而作。
九仙采风

27、鸡鸭成群。
九仙采风

28、这里的环境,用“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来形容,是最贴切不过了。
九仙采风

29、九仙村约有村民2000人,人均土地约一亩,多是梯田。
九仙采风

30、除了看到一些水稻田外,还看到不少土地荒了,十分可惜。
九仙采风

31、“八仙过海”的传说,老少皆知。“九仙”与“八仙”有何关系,不得而知,但这里的美丽风光,是毫无疑问的。
九仙采风

32、看到一种珍贵的树:金钱树,树上开有如喇叭一样的花朵。
九仙采风

33、金钱树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九仙采风

34、这就是金钱树。
九仙采风

35、山乡已发生了巨变,唯一不变的,是这千年流淌的潺潺泉水
九仙采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三坪新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