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考语文复习——《口语交际》教案
(2016-03-12 19:49:22)
标签:
转载 |
分类: 备考资源 |
中考语文复习——《口语交际》教案
复习目的:
1、了解口语交际的中考基本题型。
2、探究口语交际的解题方法和规律。
复习重难点:
探究口语交际的解题方法规律
复习依据: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同时在阶段目标中也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中考口语交际的着眼点是“交际”,是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综合实践之一,重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中考中所有的口语交际题,均与学生的生活、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相切近。
复习过程:
一、回顾知识点,整体把握。
“口语交际”部分在苏教版教材中共安排了12次讲解与训练,其中七年级上下册各3次,八年级上下册各3次。具体安排如下表:
序号 |
安排位置 |
要求或内容 |
1 |
七上二单元 |
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
2 |
七上四单元 |
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
3 |
七上六单元 |
婉转拒绝 |
4 |
七下一单元 |
做一回小记者 |
5 |
七下二单元 |
劝告 |
6 |
七下三单元 |
话须形象才动人 |
7 |
八上一单元 |
当一次主持人 |
8 |
八上三单元 |
一姿一容总关情 |
9 |
八上四单元 |
假如我是导游 |
10 |
八下一单元 |
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开话题 |
11 |
八下二单元 |
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的发表意见 |
12 |
八下六单元 |
师生自行设计 |
二、解读中考说明,明确复习方向。
中山市中考“口语训练”题的设置通常依据本市统用教材――苏教版初中课本――的内容与要求。根据上表可知“口语训练”题的主要要求:1、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2、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3、说话要形象动人;4、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开话题;5、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的发表意见。解答口语交际题,要注意如下几个原则:①言之有“境”,根据特定的情景与语境采用得体的用语;②言之有“物”,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简洁;③言之有“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④言之有“节”,要符合试题的字数要求,简明作答,不要随意增加字数。解答口语交际题的一般程序是:看清题目——明确要求——抓住题眼——品读设置的情景或提供的材料——理解题意——依照要求——灵活答题。:
近年来中考口语交际题逐渐增加,主要有如下一些形式:1、学做记者,如2005年扬州市中考卷就有模仿记者采访市长与旅游局长的考题;2、婉转拒绝;3、适当劝告;4、当主持人;5、做导游;6参加辨论,等等。有时与漫画题、阅读题结合起来考查。中考对口语交际的考查,重在实践,重在交际,选择题逐渐淘汰,修改题比例不大,多以表述题为主。极少数省市将“听”也纳入考查范围,即听录音概括、筛选主要信息作答。
三、典型题例,示范解答,方法归纳,规律总结
例1、根据下面提供的的语言环境,回答后面的问题,说话人要符合人物的身份。(2003年四川中考题)
(1)中考临近了,小明却还在看电视。这时妈妈走过来,生气地说;“马上要中考了,你居然还在看电视?”
小明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说,才可能不让妈妈生气?
小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个不同身份的人围绕“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一话题进行探讨,都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国脚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激动人心的进球。”商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源源不断的利润。”画家说:“最宝贵的东西是绚烂丰富的色彩。”对此,小孩和病人会怎么说?请你代他们回答。
小孩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不同场合、以不同身份说话的能力。第(1)题,小明的语气应是商量性的,要委婉,可围绕“调节”“休息”来说;第(2)题要参考例句(做到格式一致),要充分考虑小孩天真纯洁玩的特点,以及病人对健康的珍视。注意:不要脱离提供的特定的语言环境和人物身份。
答案:(1)妈妈,你别生气,只看一会儿,让我休息休息。(2)参考:(小孩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有好多好多的玩具,(病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健康强壮的体魄。
方法归纳,规律总结:
1、紧扣主题;(审清题意,领会意图)
2、明确对象;(称呼得体,注意交际的对象)
3、切合情境;(注意场合,娱乐、工作、重大场合说不同的话)
4、符合身份;(符合说话人身份,如主持人、导游、领导等)
5、锤炼语言;(包装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例2、同学们即将毕业,班里准备举办毕业晚会,同学们一致推举你来当主持人。作为主持人,你应该先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那么,现在请你展现出来吧!表达不少于30字。(2004年青海省实验区中考题)
解析:此题创设了一个主持毕业晚会的语言情境,要求考生作为主持人通过开场白创造气氛,调动同学们积极参与,从而达到预期目的。展示内容这主要包括称呼语、说明晚会目的、内容、结束语等方面,符合题目要求,不少于30字。答案略。
方法归纳,规律总结:
(1)当主持人要有标志性的开幕词和结束语。例如:首先,开始,结束
(2)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和善于发挥自己的语言个性
(3)善于准备“串联词”不拘泥于形式
(4)做观众忠实的“服务员”态度热情诚恳,用语亲切自然。
例3、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李明的邻居张阿姨因有急事要马上回南京,她让李明带口信,请她姐姐——李明的班主任张老师下午4点钟去幼儿园接她女儿慧慧。李明见到张老师后该怎么说?请将李明的话写在下面。
李明对老师说:。(不超过30个字)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转述的事件:“4点钟去幼儿园接慧慧”,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张阿姨是张阿姨的妹妹,这样才以有使转述无误。
答案:答案不惟一,如“张老师,您妹妹有事去南京了,她请您下午4点钟去接慧慧。”即可。
方法归纳,规律总结:
代人传话,口说似乎并不难,但用文字转述,要做到准确无误,就需要把握好转述的要求:第一,以谁的身份说话;第二,对谁说,怎么称呼;第三,谁要求受话人做什么事。
例4、根据下面的情境,按要求答题。
在一次大型的优秀歌手颁奖晚会上,一位知名的女歌手因不满评奖的结果,在台上扔话筒,拒绝演唱,引起全场哗然。请设想一下,下列不同年龄、身份的人在这种场合会说出怎样的话。(河北荆州中考题)
(1)大会主持人充满歉意地对观众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小朋友不解地问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位歌迷对歌手这种表现失望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知名的老歌手气愤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这道题时,要抓住情境:“知名的女歌手因不满评奖的结果,在台上扔话筒,拒绝演唱”,然后要抓住题干中的“歉意”、“不解”、“失望”、“气愤”的说话语气,还要联系人物的身份、年龄,把握好这些,才能答得准确。这种提示性说话题,要注意根据具体的语言空间和特定的情境,根据题干要求设计人物语言。
答案:(1)十分抱歉,没能让大家尽兴,我们一定会把精彩的节目奉献给大家!(2)这个阿姨怎么啦?(3)真遗憾,我所崇拜的歌星竟这样没风度!(4)现在这些年轻人,没唱几首歌就自以为了不得,太不像话了!
方法归纳,规律总结:委婉拒绝
技巧一:巧用暗示。换个说法,把自己的意见、思想暗示给对方,使对方知难而退,以达到拒绝的目地注意:暗示要得当
技巧二:迂回曲折。
1、实际上就是先肯定,后否定。
例如:总的来说,你的看法是对的,如果……
你的看法我也有同感,问题在于……
这个建议的确不错,只是……
2、不直接谈自己的看法,而讲其他人的看法。
技巧三:适当补偿(在婉转拒绝他人的要求的同时,出些点子加以弥补)
补偿拒绝法注意:
1.
2.
例5、假如你是导游,带外地旅游团在嘉兴游玩,你将怎样介绍家乡的风景、习俗等,让游客了解嘉兴,热爱嘉兴。(不超过40字)(2004年黑龙江宁安市课改区中考题)
解析:此题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一方面,应该客观、具体地介绍自己家乡的风景或习俗;另一方面,还应该语义连贯、语言得体,尽量熟练地运用感情色彩的语言进行主观表述,抒发爱家乡、爱生活的感情。解答本题,既不可以对风土人情进行干巴巴的直白叙说,也不可以忘情描绘,过度夸张宣扬。
答案:略。
方法归纳,规律总结:
(1)
(2)
(3)
例6、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请你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拟一条警示语,劝告人们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要求:语言简练、得体,不超过20个字。(课改区2004年南宁市中考题)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要求进行恰当表达的能力。在表达时要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题干先给了学生一个情境,“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然后提出要求,拟一条警示标语,内容是“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超过20个字。
方法归纳,规律总结:
(1)劝告别人,可以正面劝导,有理有节
(2)劝告别人,可以直话曲说,借例言理
(3)劝告别人,可以先用“激将法”再因势利导。
四、练习测试,自我评估。
1.在沈阳站你遇到了一位外地来沈的叔叔,他向你打听去外文书店的路,你该怎么向他介绍呢?请根据下图提示,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2.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的自我解嘲道:“。”
(1)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解嘲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明今年初三,星期天正在家里复习功课。这时,小明爸爸的同事来了并提出要在家里打麻将。小明听到以后想劝阻。如果你是小明,该向爸爸怎么说才能让爸爸拒绝同事?爸爸听了以后回向同事怎么说才能收到同事放弃打麻将的效果?(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⑴小明向爸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爸爸向同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补出得体的话。
小明上数学课时,有一个问题没弄懂,下课后,他去问刘老师,敲开办公室的门后,他对刘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幽默是一种智慧,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幽默是一项语言能力,让人捧腹后品味到语言的独特魅力。请在以下短文的横线处为书店老板设计一句幽默答话,让盛气凌人的名作家听后羞愧不已。
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某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上该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
6.中考前夕,张强接到文学社长的通知,周末到冠豸山参加国际悬崖跳水比赛的采访活动。正想放松一下的张强把活动计划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张强说:“我和你爸爸已经商量好了,等你中考一结束,我们就去海南旅游。”
(1)“妈妈”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润扬大桥开通了。作为某校的一名小记者,如果你将就这件事分别采访扬州市市长、旅游局局长,你想问一个什么问题?怎样发问?请将你的问话写出来。(4分)
①(采访市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采访旅游局局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常德市,2005)毕业晚会上,王雨把下面的话说了一半,便哽咽了。请你仿照他的话续写一句。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分别在即,老师,我如何才能报答您?当我靠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口语交际。
下面是两位同学在专题讨论会上就“读书的最高层次”问题所作的发言,请对这两位同学的发言作一简要评论并阐明你的观点。
甲:我认为读书的最高层次应该像采宝石的劳工,不断淘汰矿渣,只取那纯净的宝石。
乙:我觉得读书的最高层次应该像蜜蜂,不断采撷花的芳香和花的美丽,并把花香花容酿成更高档次的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重庆市政府近日发出号召:“争做文明市民,塑造重庆新形象,迎接‘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的召开。”假如你是一个记者,将在下面三类人中选择一类进行采访,以了解他们对此事的态度。你将怎样提问?
小学生、商场营业员、政府工作人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口语交际能力展示。
(1)请你(化名李晓)针对李媛同学的特点,给她写一则临别赠言。(限在50字以内)
李媛,女,是初中三年的同班同学。平时不爱说话,很少参加同学聚会和其他活动。学习踏实,肯钻研,文化课成绩优秀,但体弱多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给初到西宁(或大通、湟源)的朋友,介绍本地的自然风光或土特产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话。
毕业前夕,父母对你百般呵护。作为家里的一员,你很想替他们分担些家务,却常被拒绝,为此,你十分苦恼。你既不想让父母伤心,又想让他们明白你的想法。这时,你应该怎样对他们说?
13、星期日上午,班级团支部组织团员到社区为老人开展服务活动,而你没有准时赶到,耽误了大家的出发时间,你该怎样对大家说呢?
14、你是十四五岁的中学生,如果向不同年龄段的人问去公园的路,该怎样问?
15、假如请你以“孔乙己”的名义向杨利伟叔叔发一封电子邮件,你会怎么说?
16、海河市护城河水污染严重。有人把生活垃圾倒入河中,有人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河中……为此,向阳中学将组织一次社会调查,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假如你是向阳中学的学生,要采访一位人员,你将如何明白得体地提问?
(1)采访一位在护城河边晨练的老人,向他了解对这一污染现象的看法。
(2)访问市环保局局长,向他了解环保部门对护城河污染问题采取的措施。(2004年嘉兴中考题)
17、结合语境,回答问题。
青年A君参加一公司招聘,发榜时榜上无名。A君悲痛欲绝,便自寻短见——这时却传来好消息,是电脑出错,导致了名列前茅的他落选。正当A君欣喜若逛时,公司又宣布把他除名!是何原因?公司老板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体育中考结束后,班主任在班上宣布:“从今天起,体育课改上英语课。”班长小明认为这种做法不妥,于是站起来对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园内有一方清水塘,常见各种漂浮物。为保持塘水清净,学校准备制作一块告示牌,请你代写一句容易使人接受的话语。(不要用“禁止”等类似词语,不超过20字)
20、语文活动小组长组织了两次活动,都不太成功,有几个同学表示不想参加了。如果你是小组长,要劝说他们积极参与,该怎么说?(不超过50字)
2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这位大师答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李明很自信地报名参加班长竞选。一个同学说:“他还选不上!”
(1)对这句话可以有多种理解,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至少两种)
(2)假如李明落选了,作为他的家长、好朋友,各该对他说些什么?
家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共同探究,我们了解了口语交际类题型和解题的规律。当然,综合性学习的题型还有很多,方法也多种多样,但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善于实践,不畏难,敢于下手,相信大家都能圆满地答好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