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童国强《两小儿辩日》课堂实录
(2015-05-15 19:09:34)
标签:
转载 |
2012年金华市教育学会中语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观摩课(一)
时间:2012年12月20日上午第2节
地点:兰溪市聚仁教育集团育才中学阶梯教室
执教:童国强
课题:七(上)
班级:七(3)班
学生数:48人
参加人员:金华市中语会会员及骨干教师近300人
录音:方建国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两小儿辩日》课堂实录
课前: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
3:00
幻灯1: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故事,大家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
师:刚才我听了你们的朗读,知道你们预习的非常好,但是我刚才的指令下错了,我叫大家把题目读一遍,大家把全文都读了。接下去,我要考考你们,我们这个文章中,你发现了吗,都有标点符号,但是我们知道,古人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是后人家加上去的,这叫句读,没有标点的试试看,大家把讲义盖在一边,自己试着自由读读看。
幻灯2:没有标点符号的课文
生齐读:没有标点符号的课文
6:00
师:没有标点的也读得这样好,但是同学们仔细地看看文本,标点符号有一个地方,童老师觉得有点问题,这应该是两小儿辩斗(板书:辩斗)的场景,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两小儿辩日》,重在辩字上。但是,辩斗是你一言我一语,仔细看一下,投影上,这个文本是怎样的?
幻灯3:课文
师:“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按照现代人的思维,这里的对话应该怎么写?应该怎么写比较好?请一个同学讲讲看。
生:你一句我一句,一个孩子先说,另外一个孩子再说。
师:你写作文的时候,怎么标呢?
生:冒号,双引号
师:那叫做直接引用对吗,这是用第三人称转述他人的话语。但是这里说得通吗?
生:说不通
师:谁来说说看,适当增、删、改,把它改成对话形式。改好举手。
生:孔子曰:“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孔子曰,你这里还是把孔子加进去了。你再看看文本。
生: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
11:11
师:好,请坐,她说,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一儿曰:“日初出远,而日中近也。”
师:你和前面的同学有什么不同?
生:少了一些字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是两个不同的小孩,应该有不同的地方。如果太对称的话很做作,而且文章应该有详略。
师:还有没有第四种观点?
生:沉默
师:看一下,童老师也把它改了一下,前面一起把它读一下。
幻灯4: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
“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大家再思考一下,原文好还是童老师改的好。
生:课本上好,课本上解释了小孩,在说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生:我觉得童老师比较好,因为这样子体现出争辩的很激烈。
师:好,请坐,你跟老师心有戚戚焉。好,我们读一下,先照课本上的读一下,然后照老师改的读一下,读两遍,读完以后再来谈感受。各自读。
生:自由读书
17:11
师 生 生:分角色朗读
20:00
师:大家读了,感觉哪种有现场感?
生:第二种
师: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是你们也要相信,尽信童老师不如没有童老师。我们再来读。
男生 女生:分角色朗读
师:同学们读的很通顺,但是老师还是有点不满意,辩斗得不够激烈,哪位同学和童老师来读一下,辩斗一下。
师 生:分角色朗读
24:00
师:看来孔子真的不能判决,哪句话?
生齐:孔子不能决也。
师:孔子是两千多年前的人,两千多年过去了,你能不能判断谁胜谁负?
幻灯5:现在请你当评委,将如何评判两位“辩手”的胜负!说清楚理由。
师:我有一点要求,按照“如果……那么……”的句式分析。自己先说说看。
生:自己说
师:好,请一位先来说说看。
生:日出时远而日中时近,那么,日出时太阳远,而日中时太阳近。
师:是这样说吗?也许大家还没有明白,我先把第一个小儿的说一下,你们来说第二个小儿。“如果太阳离人远,那么看起来就小。如果太阳离人近,那么看起来就大。”第二个小儿会说的吧。
生:如果太阳离人近,那么感觉比较热。如果太阳离人远,那么感觉比较凉。
师:基本正确。
幻灯6:(如果)太阳离人远,(那么)看起来就小;
(如果)太阳离人近(那么)看起来就大。
(如果)太阳离人近,(那么)感觉比较热;
(如果)太阳离人远,(那么)感觉比较凉。
师:读幻灯6
32:15
师:再请大家(读幻灯7)
幻灯7:根据下列顺序,用自己的话复述两小儿的推理过程:
生:自己说
生: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像车盖,等到中午的时候就像盆子那么大,这不是远的时候小近的时候看起来大吗?
师:按照我们前面的要求,用自己的话
生:依据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大
师:如果
生:如果看起来大离人远,如果看起来小,离人近
师:她有点紧张啊,坐下,谁再来说
生:如果看起来小那么离人远,如果看起来大,那么离人近。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像车盖那么大,中午的时候很小,所以中午的时候太阳离人远,早晨的时候太阳离人近。
师:讲得非常清楚
师:板书(见图片 “左半”,此处不赘)
37:15
师:看不看得懂?我请一位同学把第二个小儿的推理写到黑板上,这位女同学你来写。其他同学思考一下,怎么写?
生:板书(见图片 “右半”,此处不赘)
师:大家看一下,黑板上的推理跟第二个小儿的推理一样吗?
生齐:一样
师:你觉得这样推理正确吗?你来说
生:正确的
师:我问一个问题,你能不能用“如果……那么……”造个句子好不好?
生:如果太阳离人远,那么感觉就凉。
师:最好不要用太阳了,今天讲太阳太多了,老师都有点搞糊涂了。
生: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早上就不用晨跑了。
师:真对,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早上就不用晨跑了。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我们不晨跑,那么天就下雨?对不对?(生齐:不对)为什么不对?
生:因为可能是其他特殊情况,比如周一升国旗。
师:升国旗,至少还有第二种原因,对吗?由这个初出大,那么就初出近,这个是有问题的,还有另外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其他原因。(板书:其他原因)
43:40
师:那么其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个问题不要问我,要问科学老师。孔子都不能决的问题,现在我们育才中学七(3)班的同学解决了,现在结论出来了嘛?谁胜谁负?
生齐:两个都负
师:孩子最后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想象一下,填一填。
幻灯8: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孔子
乐呵呵、气呼呼、灰溜溜
生:孔子乐呵呵地离开了!因为(未答出)
生:孔子乐呵呵地离开了!因为孔子很谦虚的,两小儿在辩斗的时候,他不能决也,他实事求是。
生:孔子乐呵呵地离开了!因为孔子在两小儿辩斗的时候没有插入一句话。
师:童老师不一定赞成同学们的观点,孔子说过一句话,(师生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我们学了这篇文,你有什么启示?
生:要有探索精神(板书:探索)
生:要敢于质疑(板书:质疑)
生:学无止境,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有无知的地方。(板书:学无止境)
50:40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