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锡茭白品种简介

(2011-10-18 12:32:27)
标签:

杂谈

无锡茭白品种简介

 

苏南是二熟茭白的起源地,无锡和苏州是起源中心。起源于苏州,而且目前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大多属于夏茭为主型,夏茭的收获期在5月中旬到6月上旬,亩产1200-1500公斤(指净茭肉,下同);秋茭的收获期在10月初到11月上旬,亩产400-500公斤。起源于无锡,而且目前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为夏秋茭兼用型,夏茭的收获期在5月下旬到7月中旬,亩产1200-1500公斤;秋茭的收获期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为亩1200-1500公斤。无锡茭白主要品种有广益茭、刘潭茭、无锡早夏茭、红花壳、稗草茭等。以往一些资料中,统称广益茭、刘潭茭为“中介茭”,经有关专家鉴定,从1983年起,分为广益茭和刘潭茭两个品种。现将无锡茭白的品种介绍如下:

一、           广益茭

秋茭株高为185-190厘米,夏茭为170-180厘米。株型较紧凑,密蘖型,分蘖能力强。一般秋茭的产量较高,亩产1250-1500公斤,地下根状茎的长势较弱,故分株较少,一般仅有50-60%的墩头产生分株,分株分布在离墩头20-30厘米的范围内,3-5株成一撮,因而夏茭的产量较低,亩产1200-1250公斤。秋茭收获期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夏茭在5月末到7月中旬。秋茭茭肉长25厘米左右,单茭重75克,夏茭长20厘米左右,单茭重60克。品质较好。适应性较强,尤其适于长江以北种植。http://s16/middle/71a5f2e0nbbf683dd6a9f&690

二、           刘潭茭

秋茭株高220厘米左右,夏茭200厘米左右。株形较松散,密蘖型,分蘖能力中等。一般秋茭产量较低,亩产1200-1250公斤。地下根状茎的长势较强,分株多,分株分布在离墩头50厘米的范围内,分布均匀,因此夏茭的产量较高,亩产1300-1500公斤。秋茭收获期在9月上旬到10月初,夏茭在6月初到6月底。秋茭茭肉长30厘米,单茭重80克;夏茭长26厘米,单茭重70克。品质好,适于长江流域栽培。

三、           早夏茭(广80-2)

系1980-1986年由无锡市蔬菜研究所与广益乡、南站乡共同从广益茭中选出的一个新品种。该品种株形紧凑,秋茭株高180-185厘米,夏茭160-165厘米,分别比广益茭低5-10厘米,叶片剑形挺立,叶色深绿。密蘖型,分蘖能力强,地下根状茎第势弱。秋茭亩产1200-1300公斤,夏茭亩产1300-1500公斤。秋茭收获期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夏茭在5月中旬到6月下旬。秋茭茭肉长25厘米,单茭重80克;夏茭长22厘米,单茭重70克。品质较好。适应性强。经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该品种值得推广。

四、           红花壳

秋茭株高240-260厘米,夏茭220-240厘米。株形松散,密蘖形,分蘖能力中等。一般秋茭亩产1400-1600公斤。地下根状茎长势强,分株多。夏茭亩产1700-1800公斤。秋茭收获期在9月末到10月中旬,夏茭在6月初到7月中旬,秋茭茭肉长31厘米,单茭重120-150克,夏茭长27厘米,单茭重100-110克。品质优良。

五、           稗草茭

秋茭株高165-180厘米,夏茭145-160厘米。植株形状象稗草,因此而得名。密蘖型,分蘖能力强,地下根状茎长势弱,分株不多。秋茭亩产1000-1100公斤,夏茭亩产1100-1200公斤。科茭收获期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夏茭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科茭茭肉长18-20厘米,单茭重55-60克;夏茭长13-15厘米,单茭重40-50克。品质较差。

目前在生产上栽培面积大的是广益茭和刘潭茭。在无锡市郊区,秋夏茭面积各为4500亩,主要分布在广益、黄巷、南站、旺庄、扬名、河埒、山北7个镇。此外,上海、安徽、湖北、福建、浙江、北京等省市也有大面积种植,秋夏茭各约3.5万亩。

早夏茭(广80-2)的种子目前供不应求,因此除在本市南站镇、广益镇栽培外,只有安徽、浙江等省少量引种。

红花壳、稗草茭在50年代中期以前为本市的主栽品种,曾引到上海、南京等地,现在本地只有少量种植。近年来,由于蔬菜市场的放开,茭农为了增加经济效益,错开茭白上市期,又重新重视这两个品种。目前科研单位和茭农正在致力于新品种的选育,预计再过几年,一些适销对路的新品种将会问世。

 

(无锡市蔬菜研究所  方家齐邮编214026  江苏省无锡市广南路99号E-mail:wxfangjiaqi@163.com电话:1386171397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销售优质蔬菜
后一篇:水芹优良品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