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疑橙色(内卷)

(2023-05-29 08:46:52)
分类: 轻松感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内卷”成为了流行词……

印象里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应该是在2020年年末,而且是在本单位的一份材料里,当时看到它没有多想什么,这年头自创词实在是太多了,有的可能会“活”上一定周期,有的则刚出现就“胎死腹中”,也是见怪不怪的了。而没想到的是,进入疫情第二年后,“内卷”一次如雨后春笋般在整个网络上蔓延开来,其影响力也迅速波及线下,不仅是年轻人工作、生活状态下的一种自嘲似描述,也成为不少有一定经验阅历人士的代名词,处在社会中游,往往进退两难,也就更喜欢用“内卷”来安慰自己了。

在过去,自己是不太喜欢抱怨的,也不怎么能听得旁人抱怨,认为那样做只会单纯的将负能量释放出来,影响别人不说,自己的情绪慢慢地就会更加消极,根本起不到解决问题的作用。后来发现,还是那会的自己太年轻了,不愿抱怨的最主要原因还是自己遇到可抱怨的事情太少,不需要什么发泄渠道,经过时间的短暂流逝便可自我消化了;而当可吐槽的事情太多,就不得不通过抱怨来疏导,将其尽可能快、尽可能多的释放出去,瞬间的感觉是舒适的,长远的现在谁还去考虑那些呢。而抱怨最多的,就是“内卷”无疑了。

一直以来都没有怀疑过社会作用,每个个体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都或多或少的散发着能量,积极的永远都在消极之上。也许是疫情让整体节奏变乱了,逐渐恢复的过程中大家一时间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于是就只能靠更加的努力来证明自己所坚持的节奏没有错误。但事情就那么多事情,如何才能变得更努力呢,一点一点提高所谓标准,一点一点开辟出新的从事领域,意义什么的先放一放,重要的是让大家都动起来,忙忙碌碌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能有多少实际效果,管它呢,过程和结果并重,谁还在意价值呢。

同样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数值论不再仅仅凸显在游戏里,想象不到这样发展下去的后果是什么,或许“后果”一词用的不恰当,说不定真会有好结果呢,但在目前,已当下的知识阅历来看,丝毫嗅不到其广袤远景。今天你80,明天我100,后天你觉得太低了,努力一下提到150,那大后天我也不愿意了,直接提到200……如此往复,不亦乐乎。

不知还能流行几年,各得其乐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