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毒素,百白破(疫苗)免疫效果、接种反应,紫绀

标签:
财经健康教育历史育儿 |
分类: 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 |
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236、外毒素,百白破(疫苗)免疫效果、接种反应,紫绀
类毒素2:病菌的外毒素经长期贮(zhù)藏或经化学药品处理后,毒性已经消失但仍有抗原的作用,这种改变了性质的外毒素叫做类毒素。类毒素注射到人或动物体内可以产生人工自动免疫力,例如:白喉类毒素。(百度汉语)
外毒素:是细菌毒素的一种。是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mì)到菌体外的一种对机体有害的毒性物质。按其对细胞的亲和性及作用方式不同,可分为细胞毒、神经毒及肠毒素三大类。许多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菌都能产生外毒素,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外毒素不耐热、不稳定、抗原性强,易被破坏。但毒性作用强,小剂(jì)量即可使易感机体死亡,也可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些组织器官,引起特殊病变。外毒素也用于制造抗毒素及类毒素,用于疾病治疗及预防。(百度百科)
…亲、和、亲和: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47》
…性:1.物质所具有的性能;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黏~。弹~。药~。碱~。油~。2.后缀,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党~。纪律~。创造~。适应~。优越~。普遍~。先天~。流行~…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84》…
…革兰阳性、革兰阴性: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61》…
…抗、原、抗原: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17》…
…机、体、机体: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25》…
外毒素2:病菌分泌到病菌体外的毒素,如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分泌的毒素。外毒素对人体组织的侵害是有选择性的,如白喉杆菌毒素专侵害心脏肌肉和部分神经组织。(百度汉语)
抗毒素2:外毒素(某些致病菌分泌的毒性物质)侵入后,机体内所产生的能中和外毒素的物质。(百度汉语)
(…抗毒素1: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235》…)
百白破(疫苗):免疫效果
…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合称“百白破”…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234》…)
…疫、苗、疫苗: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230》…
…免、疫、免疫: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79》…
对白喉的预防效果也较为理想。使用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或用白喉疫苗2针免疫后,约90%的人血清中白喉抗毒素可达到保护水平。如在1.5-2周岁再加强免疫1针,抗体可维持5年以上。
…血、清、血清: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27》…
…抗、体、抗体: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40》…
百白破疫苗对百日咳的预防效果曾有过争论。但据一些资料报道,在完成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1个月后,血清中的凝集素抗体可比免疫前增长20倍以上,其保护率可达到80%左右。1.5-2周岁再加强免疫1针,抗体至少可维持2-3年。
百白破:接种反应
神经系统异常反应
1、神经炎:多发生于接种后的5-7天或两周左右,甚至更长时间,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腱(jiàn)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麻痹(bì
…腱:也叫肌腱…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43》…
2、脑病:多发生于接种后的3天内,有抽搐、痉(jìng)挛(luán)、惊厥(jué)、昏睡或异常嚎叫等症状,但大多可恢复,极个别患者可留有永久性的损害,如出现肢体肌肉萎缩和麻痹、精神迟钝或癫痫样发作。
…痉、挛、痉挛: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234、235》…
3、变态反应性脑脊(j)髓(su)炎:多发生于接种后的1-4周,平均为10天左右。表现为突然发病、四肢酸痛、手足发麻,并可伴有发热、烦躁不安、嗜(shì)睡、呕吐、抽搐,以后出现反射改变、偏瘫、脑神经麻痹。如脊髓受损,会出现肢体瘫痪,有的可有神志昏迷等脑膜刺激症状。大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较快,急性期过后可逐渐缓解,个别人会留有后遗症。
…变、态、变态、变态反应: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35》…
…炎: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62》…
…嗜:特别爱好…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13》…
过敏性休克
…过、敏、过敏: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11、112》…
…休、克、休克: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113~117》…
接种疫苗后数分钟或1小时内突然发生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jué)冷、血压下降、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昏厥、紫绀(gàn),倘若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
…厥:本意是指憋(bi)气发力,采石于崖,引申义是尽全力、憋气发力、突然喘不过气来而昏倒。(百度百科)
形声。从厂(hn,山崖),欮(jué)声。本义:石块。
字义:1.晕倒;气闭:昏~。
2.文言代词。相当于“其”:~后。大放~词。
3.文言助词。相当于“之”:层构~高,临乎未央。
4.文言副词。才;乃:左丘失明,~有《国语》(百度汉语)…
…形声:一种造字法…是说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和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如由形旁“氵(水)”和声旁“工、可”分别合成“江、河”…
…厥冷:中医学名词。手足厥冷,也叫“手足逆冷”、“四逆”。指手足四肢由下而上冷至肘(zhu)膝的症状。有寒热之分…
…绀:蓝色系中的一种颜色,带有紫色的深蓝色,是蓝色系中最深的颜色。发绀是指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nián)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可称为紫绀…
…紫绀:紫绀是指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增多,导致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临床表现,俗称为发绀。全身皮肤、黏膜均可出现发绀,但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如口唇、鼻尖、舌、颊(jiá)部等处较明显。(百度百科)
皮肤、黏膜变紫的现象。由血氧不足引起。发生于心力衰竭、肺疾患、缺氧、窒息时,或见于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百度汉语)…
[…临床(临近病床):直接接触病人,对病人进行实际的观察、治疗…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61》…]
“前驱期: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患者开始感觉一般性的不适,如:疲乏、头痛和轻度体温升高等。而尚无特殊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在此时期内,须严密观察,亦可根据流行病学特征,及早诊断并及时采取放置措施,某些疾病,如:麻疹、百日咳等,在此期内,传染性最强…
请看下集《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237、麻疹(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前驱期、出疹期》”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