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中律2;矛盾;命题;真命题
标签:
教育历史娱乐育儿财经 |
分类: 欧几里得 |
欧几里得81、排中律2;矛盾;命题;真命题
排中律1: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在肯定、否定之间必选其一,不能都不选。也就是对同一问题做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中,必有一个是真的,非此即彼,不能都否定。如在“甲是乙”和“甲不是乙”这两个判断中,一定有一个是对的,有一个是错的,没有第三种可能…违反这条规律…会犯模棱两可的错误(百度汉语)。
…形式:某物的样子和构造,区别于该物构成的材料…即“事物的外形”;也指办事方法…
…逻辑:规律…
…形式逻辑:事物样子、构造的规律…
…模棱(léng):含糊,不明确,不肯定…
…两可: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
…模棱两可:对问题或事物正反两方面,持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百度汉语);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对问题正反两面态度模糊(百度百科)…
排中律2:指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即“要么A要么非A”。
“排中律要求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否定…”现代学者说,“比如有一块空地可以种庄稼,甲、乙两人讨论这块地该种什么庄稼好。甲一会儿说应该种玉米,一会儿又说不应该种玉米。针对甲的说法,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
“在这里,甲的说法就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因为他同时肯定了这块空地‘应该种玉米’和‘不应该种玉米’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现代学者接着说,“而针对甲的说法,乙的说法就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因为排中律认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而乙恰好断定上述两个判断都是假的…也就是说:这块地要不就是应该种玉米,要不就是不应该种玉米,二者必有其一…”现代学者最后说。
…矛盾:1.矛和盾是古代两种作用不同的武器。古代故事传说,有一个人卖矛和盾,夸他的盾最坚固,什么东西也戳(chu)不破;又夸他的矛最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来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没法回答了(见于《韩非子·难一》)。后来“矛盾”连用,比喻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的现象:~百出。他的观点前后有~。2.形式逻辑中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
…命题:1、逻辑学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由系词把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例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个句子就是一个命题。2、在数学中,一般把判断某一件事情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真:真实(跟“假、伪”相对):~心诚意。千~万确。去伪存~。这幅宋人的水墨画是~的…
…真命题(true statement):数学中,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真值只能取两个值:真或假。真对应判断正确,假对应判断错误。任何命题的真值都是唯一的。称真值为真的命题为真命题…
“矛盾律:对同一个问题作的两个相反的判断,不能都是真的。如对“甲是乙”和“甲不是乙”两个判断,不能都加以肯定,至少要否定一个。违反这条规律,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请看下集《欧几里得82、命题的真值;“正确”,“错误”;矛盾律;假命题》”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