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驾他人之上的权力;“二十一条”全文2…
标签:
财经教育历史娱乐育儿 |
蒋介石的一生487、凌驾他人之上的权力;“二十一条”全文2…
第二号
…号:1.排定的次第——挂~。编~。2.表示次序(多放在数字后)——五月一~是国际劳动节…
…
第二款 日本国臣民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为盖造商工业应用之房厂,或为耕作,可得其需要土地之租借权或所有权。
第三款 日本国臣民得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任便居住往来,并经营商工业等各项生意。
…得: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擅自动用…
…翻译:日本国臣民可以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任凭方便的居住往来…日本国臣民不需要得到谁的批准,就能经营商工业等各项生意。
…
“人和人平等…人经营生意,不需要得到谁的批准…”日本学者说,“‘批准别人’是种凌驾别人之上的权力…这种权力违反平等法理…这种权力是违法的…”
…法理:法律公理、定理、推论;推导出其它法律的法律…
…
第四款 中国政府允将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各矿开采权,许与日本国臣民。至于拟开各矿,另行商订。
…拟:1.起草;设计——~稿。~方案。2.打算——~采纳…
…翻译:中国政府向我承诺,将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各矿开采权,给予日本国臣民…至于开矿计划…另行商定。
第五款 中国政府应允,关于左开各项,先经日本国政府同意而后办理:
一、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允准他国人建造铁路,或为建造铁路向他国借用款项之时。
二、将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各项税课作抵,由他国借款之时(向他国借款的时候)。
第六款 中国政府允诺,如中国政府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聘用政治、财政、军事各顾问教习,必须先向日本国政府商议。
第七款 中国政府允将吉长铁路管理经营事宜,委任日本国政府,其年限自本约画押之日起,以九十九年为期。
…吉长铁路:长春头道沟站至吉林省永吉(今吉林)的铁路…长127.7公里…1910年6月开工,1912年10月竣工…
第三号
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顾于日本国资本家与汉冶(y)萍公司现有密切关系,且愿增进两国共通利益,兹(
…顾:1.回头看;泛指看。例
…兹:现在…
…日本国资本家与汉冶萍公司现有密切关系:见《蒋介石的一生474》…
…翻译:日本政府及中国政府,鉴于日本国民与汉冶(y)萍公司现有密切关系,且愿增进两国共同利益,现在议定以下条款:
…鉴于: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
第一款 两缔(dì)约国互相约定,俟(sì)将来相当机会,将汉冶萍公司作为两国合办事业;并允如未经日本国政府之同意,所有属于该公司一切权利产业,中国政府不得自行处分,亦不得使该公司任意处分。
…缔:结合;订立——~交。~约…
…缔约:订立条约——~国…
…俟:等待…
…相当:适宜;合适——这个工作还没有找到~的人。他一时想不出~的字眼来…
第二款 中国政府允准,所有属于汉冶萍公司各矿之附近矿山,如未经该公司同意,一概不准该公司以外之人开采;并允此外凡欲措办无论直接间接对该公司恐有影响之举,必须先经该公司同意。
第四号
日本政府及中国政府为切实保全中国领土之目的,兹定立专条如下:
…翻译: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为切实保全中国领土…现在制定以下条款:
中国政府允准所有中国沿岸港湾及岛屿,一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
第五号
第一款 在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日本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
第二款 所有中国内地所设日本病院、寺院、学校等,概允其土地所有权。
第三款 向来日中两国,屡起警察案件,以致酿成[车谬][车曷]之事不少,因此须将必要地方之警察,作为日中合办,或在此等地方之警察署,须聘用多数日本人,以资一面筹划改良中国警察机关。
…向来:从来;一向——~如此。他做事~认真…
…改良:去掉事物的缺点,使之良好——~品种。~土壤…
…翻译:以前,日中两国,多次发生警察案件…不少案件酿成了无法解决的事件…因此,在重要地方,需中日合办警察…或者,这些地方的警局聘用日本人(日本职员人数要在半数以上)…用这种办法改良中国的警察机关。
第四款 中国向日本采办一定数量之军械(譬如:中国政府所需军械之半数以上),或在中国设立中日合办之军械厂聘用日本技师,并采买日本材料。
…譬(pì):比喻;比方…
…譬如:比如…
第五款 中国允将接连武昌与九江、南昌路线之铁路,及南昌、杭州,南昌、潮州各路线铁路之建造权许与日本国。
…潮州(广东省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部…
第六款 在福建省内筹办铁路,矿山及整顿海口,(船厂在内)如需外国资本之时,先向日本国协议。
第七款 中国允认日本国人在中国有布教之权。
“随着护国运动的开展,袁世凯最终死去。该条约的部分内容由于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在华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被废除部分条款。随后条约内容不断被改写,直至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后,被彻底废除…”民国学者说。
…
“一直以来,1915年北洋政府对日‘二十一条’交涉,被看作袁世凯‘卖国外交’或‘屈辱外交’的典型,而且无论教科书中还是国人的历史记忆里,袁世凯大都被认为是因称帝需寻求日本支持而主动接受‘二十一条’的,因此,‘窃国大盗’袁世凯又多了个‘卖国贼’的称号…”民国学者说。
“下关战争(しものせきせんそう):1863年5月,实行攘夷的长州藩,封锁马关海峡(今关门海峡),并炮击航行中的美法商船。六个月后美法立刻展开报复,针对马关海峡内的长州军舰、炮台展开攻击…
请看下集《蒋介石的一生488、袁世凯与日本的历史恩怨;明治维新九元老;萨长同盟…》”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