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教育历史娱乐育儿 |
蒋介石的一生457、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法草案):一部繁琐到不能用的宪法
113、宪法会议由国会议员组织之。
前项会议,非总员三分二以上之列席,不得开议;非列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同意,不得议决。
以上是《天坛宪法草案》全文。
“感觉还是《临时约法》好,这个宪法草案太繁琐了…看的我头晕…”现代学者说。
“繁琐的草案并不好…繁琐的草案意味着——没办法执行…”另一位现代学者说。
“《临时约法》是宋教仁一人起草的,思路很清晰…《天坛宪法草案》是几百名议员你一言我一语拼凑出来的…内容混乱,让人无所适从…”又一位现代学者说。
“宪法这样的文件不能由1人起草…1人写的话,是独裁…但是让几百人一块写…根本写不出能用的宪法…”现代学者接着说,“这个矛盾能够解决吗?”
“以前是解决不了的,不过现在能解决…”现代学者继续说,“方法就是让所有国民写宪法…”
“通俗易懂的法律会成为畅销读物…在畅销法律中选择一部作宪法就行了…”现代学者最后说,“议员的作用是:在议会上提出畅销法律…对畅销法律投票表决…将得票数最多的法律定为国家法律…”
…
“《天坛宪法草案》与《临时约法》相比,明显地扩大了总统的权力(如规定大总统有颁布紧密命令权等),但仍含有责任内阁的精神,因而遭到袁(袁世凯)的敌视…”民国百姓说。
“10月25日,袁通电各省都督、民政长,攻击宪法起草委员会由国民党议员操纵把持,‘形成国会专制’。袁的党徒遂附和攻击国民党‘肆毒宪法’,攻击宪法草案为‘暴民专制之宪法’…在袁的恐吓下,宪法起草委员会已不足法定人数,遂(suì)于11月10日自行解散,所定宪法草案也随之流产…”民国百姓接着说。
…恐吓:以伤害他人等事威胁他人,使他人心理感到恐惧…在许多国家是一项刑事犯罪…无论有无向对方动粗,无论是否使用暴力(这里专指肢体攻击),只要语言上威胁对方,就构成恐吓…用恐吓获取他人财物,构成“恐吓取财”罪…
…遂:文言连词。于是…
“1916年讨袁护国战争后,继任总统黎元洪宣布将‘召集国会,速定宪法’。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会决定,继续1913年的制宪工作,并以‘天坛宪法草案’为两院宪法会议的讨论基础。后因国会在制宪问题上分歧很大,不久发生张勋复辟,制宪工作再次流产…”民国百姓最后说。
…
“一石激起千层浪…袁世凯看到宪法草案不利于自己,便鼓动全国各省文武官员发表言论攻击《天坛宪法草案》,掀起了一个攻击国会、攻击宪法草案、攻击国民党的浪潮…各种通电像雪片似的飞向全国。北洋将领‘群攘臂嗔(chn)目而议宪法’,奉命南下讨伐国民党‘二次革命’的两员大将张勋与冯国璋首先发难,攻击宪草‘奇谬’,是‘二权分立,剥夺行政权已尽’(这话说得不无道理),主张将操纵宪草的国民党‘从速禁除’(开始胡言乱语了)。接着,由黎元洪领衔,22省军政首脑署名发出拥护袁世凯的电文,反对宪草,主张解散国民党…”张华腾说。
…嗔:1.怒;生气。 2.对人不满;生人家的气;怪罪…
…不无道理:双重否定变肯定,“有道理”的意思…
…张华腾: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见《蒋介石的一生444》…
“根据台湾学者张玉法的研究,各省都督等关于宪法草案问题的通电有74件,发于10月28日至11月4日之间者43件,其所表白主张,明指宪草谬误、箝(qián)行政权过甚者24次,指斥国民党人假宪草会从事破坏活动者12次,主张解散国会者11次,主张重订或取消宪草者8次,主张将宪草会解散重组者7次,主张将国民党解散者7次。(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437页)…总之,各省长官的意见主要集中于解散国民党并取消国民党议员资格及宪法草案…这就为袁世凯采取激烈手段,下令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提供了充分的根据,创造了激昂的舆论氛围…”张华腾接着说。
…表白:1、说明;向人进行解释。2、表达爱意…又称“示爱”…
…箝:同“钳”…
…钳:1.夹东西的用具——钳子。2.夹住;约束…
…箝行政权:操控行政权…
…麓(lù):山脚…
“11月4日,袁世凯下令,以查获国民党议员与二次革命有联系的证据为由,宣布国民党为‘乱党’,
“国民党乃国会第一大党…取消国民党议员资格,也即是解散国会的举措…然而,袁世凯命令里规定:‘二次革命’发生时仍具有国民党党籍的350余名国会议员的证书及徽章全部追缴…”张华腾最后说。
“但是国会议员总数为870人,取消350人后,国会议员还有520人左右,国会仍拥有开会的法定人数…于是袁世凯再次下令:虽在‘二次革命’前已脱离国民党籍并加入他党的议员,亦视为国民党,他们的议员资格同样予以取消…”张华腾说。
“最终第二次被取消议员资格的有80人…两次共取消438人…剩下的已不足半数…按国会规则不能举行会议…国会不能开会,宪法起草委员会通过的《天坛宪法草案》无法通过国会审议,胎死腹中…”张华腾接着说。
“11月13日,参议院、众议院两院议长发出通告,宣布国会因不足法定人数而‘停止议事’…国会无解散之名,有被解散之实…”张华腾接着说。
“袁世凯及其北京政府基本上还在法制的范围内行事,完全可以在法律上进行较量。革命对社会破坏严重,付出的社会成本太高,是一种不得已的斗争方式,而不是一种常态方式…
请看下集《蒋介石的一生458、袁世凯解散国会;总想着动武的革命党;二次革命的影响》”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