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案研究只有一条途径:立足于可靠证据

标签:
财经教育军事历史娱乐 |
蒋介石的一生428、宋案研究只有一条途径:立足于可靠证据
尚小明答:“近年来,一些人刻意夸大国民党内派系之争,声称宋教仁死于国民党内讧…其背后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一、持此论者缺乏鉴别史料真伪的能力,盲目轻信案发当时政府方面及其舆论喉舌所编造的陈其美、黄兴等人杀宋说;二、持此论者头脑当中的反‘革命’思维作怪;三、持此论者不具备解读宋案核心证据的能力,因此虚晃一枪,另作所谓惊人之论…此类论者无一例外都是业余研究者,但他们的文字却借助网络宣传,流传甚广,误导了许多读者…必须强调,宋案研究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立足于相关可靠证据。”
…尚小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见《蒋介石的一生426》…
在《宋案重审》出版的时候,尚小明就“重审‘宋案’是如何进行的”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阐述:阐明陈述,详细的解释,述说,论述。出自巴金《探索集·再谈探索》…
“宋教仁案是民初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发生于当时复杂多变的政局之下,又对其后政局走向产生巨大影响,故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围绕宋案内幕,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宋案重审》写作的目的,就是要在充分占有原始资料基础上,通过严密考证分析,厘清案情,并揭示案件发生、发展与政局演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尚小明说。
…莫:没有人…
…衷:内心;折衷,断定…
…是:正确的…
…莫衷一是:各种意见都有,大家没有一个统一的办法。也指意见纷纭,分歧很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厘:极小的数量…
…清:清楚…
…厘清:最细小的方面都搞得条条有序清清楚楚…引申义是“整理清楚”…
“‘厘’作动词用,有‘整理、治理’的意思,该词带有文言文色彩,如‘厘清、厘正’…”民国学者说。
…引申义:由词的本身引申出来的意思…
“既然是案件研究,核心工作便是厘清案情。而要厘清案情,首先要做的,便是搞清袁世凯、赵秉钧、洪述祖、应夔(kuí)丞(应桂馨)等几个案中关键人物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是准确分析案情所必须的。因此,《宋案重审》在第一、二两章对百年宋案探究失败史进行检讨,以及对破解宋案谜团须注意的核心史料进行分析之后,紧接着第三章便结合清末民初历史,追根溯源,并围绕宋案起始环节——收抚共进会,将上述几人的真实关系逐一揭示出来…由此发现,以往我们对这几人关系的认识,实际上存在很大问题…”尚小明接着说。
“比如,我们因为赵秉钧清末时是袁世凯心腹,便想当然地认为,进入民国后二人关系依然如故。而事实是,在民初党争激烈的新形势下,由于赵秉钧加入了国民党,袁、赵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一方面袁世凯需要赵秉钧这样‘圆滑周至’的政客来与国民党周旋,另一方面袁世凯再也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信任赵秉钧…”尚小明继续说,“以收抚共进会为例…这件事本属赵秉钧负责范围,袁世凯却直接授意赵之秘书洪述祖去办理,结果赵身为内务总长,反而成了边缘人物…”
…圆滑:为人处世各方面都做得很周到…
…周至:(做事、思考)周到…
“又比如,过去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洪述祖既然是赵之秘书,便是赵之私人,而事实表明,袁、洪二人早在甲午战争期间就已建立起关系(见《蒋介石的一生399》)。辛亥南北议和期间,洪竭力为袁出谋划策,对付清廷及南方革命党人,实为幕后功臣。民初袁、洪关系实际上比袁、赵关系更为私密,可以说,赵只是袁身旁‘红人’,而洪则为袁之‘私人’。洪、袁关系如此密切,乃至于洪可以不遵守谒见总统的相关规定,在没有总长带领的情况下,‘时往总统府’,这就难免让赵心生疑虑,加之洪在内务部揽权舞弊,引起部中人员强烈不满,洪、赵二人关系自然变得越来越不融洽…”尚小明最后说,“至于应夔丞(应桂馨),是由洪述祖奉袁氏之命招抚的,并由洪引荐给袁,但洪、应二人又各怀鬼胎,表面上称兄道弟,实则相互欺骗、相互利用…这一点贯穿整个案件始终…可以说,宋案后来的演变趋势,在相当程度上,透过案件发生前以及宋案起始环节所呈现出来的人物关系,已大体可以预判。”
“厘清案情当然最主要还是要看证据,所以,接下来《宋案重审》第四章的重点便是通过对核心证据进行详细解读,来揭示案情是如何演变的。就这一点而言,我们遗憾地发现,过去一百年的宋案研究史,基本上是一部失败的历史。除了大量原始资料未被利用,以及对核心证据基本未能正确解读外,更因为研究者错误地将‘宋案’等同于‘刺宋案’,致使案情被严重简单化。而通过系统解读相关史料,我们发现,宋案实际上是由收抚共进会、调查‘欢迎国会团’、操弄宪法起草、构陷‘孙黄宋’、‘匿名氏’攻击、低价购买公债、刺杀宋教仁等多个环节次第演进与交错进行而酿成的复杂案件。换言之,‘宋案’≠‘刺宋案’,倘若我们不对‘刺宋’之前各环节进行详细深入研究,那么,‘刺宋’的发生就绝不可能真正得到解释。故《宋案重审》第四章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按照案情演变的自然顺序,逐一详考案情,将看似毫无关联的各环节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出来,从而达到最终揭开宋教仁案一系列谜团的目的…”尚小明说。
…
“研究者将‘宋案’等同于‘刺宋案’…这是错的吗?”现代法学家说,“不见得…”
“历:经历、经过;过去
史:堆砌的一连串事实
历史:过去的一连串事实
…历史除了事实,再无其它。
请看下集《蒋介石的一生429、历史与法律;杀人罪,杀人未遂罪,“动机杀人罪”;《宋案重审》…》”
人有人志,国有国魂。纪录为中国富强努力的人,纪录近代以来的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