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教育军事历史娱乐 |
分类: 蒋介石的一生 |
蒋介石的一生403、上海教父范高头之死;革命党人应桂馨;吃土的清末百姓
范高头“生意”越做越大…范高头开始公然抢洋人的财路。
“当时鸦片买卖是洋商操纵的‘合法贸易’,每年都有无数装有成千上万箱鸦片的外国轮船驶往上海,再从上海向全国批销,用不着走私,而其利润回报远比贩私盐丰厚…”现代学者说。
范高头对鸦片买卖垂涎不已…范高头开始抢劫鸦片…
“我手下有千万号兄弟…我得管他们一日三餐,”范高头说,“我要不抢鸦片…兄弟们得饿死…”
“抢劫对吗?当然不对…但是…”范高头最后说,“人快饿死的时候…除了偷、抢,没别的办法…”
…
“因为黄浦江水位浅,轮船不能靠岸,只好雇用小船将鸦片驳运上岸…”现代学者说。
…驳运:指使用驳船或平底船来转运或运输…
…驳船: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带动的船,用于运输货物(如煤、油、木材或粮食);有时也载客,通常由拖轮拖带…
…拖轮:又称拖船,是用来拖曳没有自航能力的船舶、木排或协助大型船舶进出港口、靠离码头,或作救助海洋遇难船只的船舶…
“拖船没有装载货物的货舱,船身不大,但装有大功率的推进主机和拖曳设备,具有‘个子小、力气大’的特点…拖船分海洋拖船、港作拖船和内河拖船…”一位水手说。
…
范高头从掌控驳运入手,组织“水老鼠”深更半夜时将驳运鸦片的小船弄翻,再寻找时机从水里将鸦片打捞上来…一次得手即可获鸦片数箱…一箱二三百斤,价值达数千银元…
…水老鼠:俗称水耗子,近水栖息,具有一定的潜水能力,但不能长时间在水中生活。水老鼠靠肺呼吸,一般昼伏夜出,觅食病鱼、死鱼。南美北部的水老鼠,头部和身体的长度为1-1.3米,重量达79公斤。一只在笼中喂肥的水老鼠可达113公斤。水老鼠是自然界最大的啮(niè)齿类动物…
“这里…‘水老鼠’指范高头组织的违法犯罪人员…”现代百姓说。
盗抢鸦片直接危害洋商利益,加上范高头对租界内其他各色犯罪团伙的操纵,因此列强在华势力也视他为大患…列强不断敦促清政府擒拿范高头。
“一个黑道头子成为外交函电中的热门话题,这等‘荣耀’似乎也为后起的三大亨(指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所不及…”现代百姓说。
历任两江总督、江苏巡抚和上海道台,莫不以捕获范高头为紧要事务…
…紧要:紧急重要…
…紧要事务:紧急重要的事务…
光绪三十二年(1906)八月,范高头终于被捉拿归案。
“约计范高头从浦东被捕到枭首吴市,不到24小时,”现代百姓说。
…约计:约略计算…
…枭(xio)首:旧时的一种刑罚。把人头砍下并且在高处悬挂(示众)…
…吴市:街市名称,在今江苏苏州市…
…
1906年,因涉嫌敲诈及私通巨匪范高头,应桂馨被驱逐出租界。
在上海待不下去的应桂馨逃到苏州,捐一候补知县。
在苏州时,袁世凯族弟袁干卿委任应桂馨为督练公所科长,后又打算让他当印刷局提调。
…族弟:同族的、年纪比自己小的、相同辈分的亲属…
…督练公所:官署名。又称督练处。清末各省训练新军的机构…
…提调:指挥调度;负责指挥调度的人…
袁干卿的做法引起舆论哗然…在汪钟霖为首的士绅的抗议与控诉下,应桂馨遭到通缉。
…舆论:公众的言论…是人在某时间与地点,对某行为公开表达的内容基本趋于一致的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总和…
…哗:喧哗;喧闹…
…然: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
…哗然:人多声杂的样子,形容消息传开,引起轰动…
…舆论哗然:指公众大表惊讶和不满…
…汪钟霖(1867-?):字岩征,号甘卿,一号蟠(pán)隐,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曾在《字林报》、《蒙学报》任职…
被通缉后,应桂馨逃走…应桂馨躲藏在他的老家鄞(yín)县。
应桂馨虽然声名狼藉,但他是一位坚定的革命党人:应桂馨一直暗中支持革命。
“应桂馨在1894年任皖南捕营管带时曾抓获革命党人龚照…应桂馨反被龚照感化…应桂馨决定弃官投身革命事业…”民国学者说,“应桂馨多次秘密接济革命党人…”
辛亥革命时,应桂馨参与上海光复,被沪军都督陈其美委任为谍报科长…孙中山来上海时,应桂馨负责照料他的生活…随后,应桂馨护送孙中山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抵达南京后,任命应桂馨为总统府卫队司令…不久后,应桂馨还兼任了庶务长。
…庶务:古时指各种政务。亦指这些事务的经办人员…
…庶务长:政务长…
担任庶务长期间,应桂馨“办菜每席开支银五元”…后来,应桂馨选了更物美价廉的商贩…每席开支降至一元。
(“这里的‘元’指银元…清末与民国初期,五个银元可以买一头大水牛,一个银元可以买一担米…”现代学者说。)
“我原来人生地不熟…被他们宰了…”应桂馨说,“熟悉情况后…没人骗得了我…”
“国家真的很穷…孙先生做总统期间,国库几乎没有存银…”应桂馨接着说,“我们这些做下属的,当然得想方设法省钱…”
…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伙食费从五元变成一元后,总统府的饭菜质量大幅下降…总统府工作人员十分不满…
为安慰工作人员,应桂馨边啃一个干巴巴的窝窝头边对他们说:“这和以前一样好吃,吃吧吃吧…”
“。。”总统府的工作人员。
…
“这些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应桂馨说。
“有的吃就不错了…现在外面的劳苦大众,饿肚子的成千上万…”应桂馨接着说。
“我逃难的时候…啃过树皮吃过土…”应桂馨最后说。
…吃过土:清末百姓饥荒时期会吃观音土缓解饥饿感…
“‘观音土饱腹感强,容易吞咽,但是很难排出,一次吃多了很容易胀死…’”清末百姓说。
…
请看下集《蒋介石的一生404、观音土;做不成好人的应桂馨;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的负面材料》”
人有人志,国有国魂。纪录为中国富强努力的人,纪录近代以来的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