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遇春杀俘案震惊元末,上万人被杀的真相是什么?

(2018-02-22 13:12:32)
标签:

历史

文化

大明帝国207、常遇春杀俘案震惊元末,上万人被杀的真相是什么?

 常遇春杀俘案震惊元末,上万人被杀的真相是什么?


他们冲到庆阳城下上蹿下跳,骂张良臣是一坨狗屎。“有种你出来!”徐达一小弟大喊。张良臣不和他们一般见识,而是搬起一块石头从城头扔了出去,把骂自己的徐达小弟砸成一坨狗屎。

骂张良臣的徐达小弟被砸场肉泥。

随后,很多张良臣小弟扔下很多石头,把很多徐达小弟砸成肉泥,徐达跑得快才没变成肉泥。

在肉泥面前,徐达的血冷却下来。他不在急于求成、不在一言不合就开打,而是坐在那里等,等自己十路大军集齐,等庆阳城把粮食吃完,等张良臣自己死。

于是他把张良臣等死了。

几个月后,张良臣吃完了粮食,突围无望,跳井自杀。

他跳井自杀没成功,卡井道里出不去也掉不到井底,辛苦攻破庆阳城的徐达路过这里,用铁钩把他勾了上来。

徐达把他勾上来后,一刀砍死了。

张良臣死后,王保保并没杀他哥哥。张良臣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哥哥,他用生命证明了,在这个残酷世界上,还有真情存在,还有兄弟情存在。

和徐达不一样,张良臣,相信哥哥。

“因为他相信哥哥我不相信哥哥,所以他死了我还活着,”徐达指着被砍成两截的张良臣尸体对小弟说,小弟们连连点头。作为一代名将,徐达在培养人才也有两把刷子,他善于因势利导的教育小弟,让小弟在尸体面前成长。

他们的成长,就是张良臣的战果。

张良臣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先降后叛是一叛徒,是一坏人,但他又是为哥哥而战,从这方面说,他是好人。不过,人不可能既是坏人又是好人,所以张良臣是张良臣,不是坏人也不是好人,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庆阳之战,也让徐达成长了。如果说之前他是个心浮气躁的半吊子,那么砍死张良臣后,他成了不受情绪影响的名将。

所谓不受情绪影响,就是别人指着自己鼻子骂自己十八代祖宗,自己也能冷静的判断孰强孰弱,从而决定出击与否。

而不是头脑发热的出击。

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但徐达做到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徐达曾无数次受朱元璋挑衅,受朱元璋挑唆说:“你怎么这么没有上进心!”

他的意思是:“我老了不中用了,你反吧,你反了,天下就是你的。”

一般人这个时候都会反,都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徐达不反,不进步。他用的冷静的心判断出“朱元璋强,自己弱”,然后做出决定:不反!

徐达炯炯有神的看着朱元璋,他用坚定的眼神告诉自己这位心胸叵测的大哥:不反,就是不反!

他判断的很准,但朱元璋还是把他杀了。

朱元璋把反的或疑似反的都杀了,徐达疑似反,所以也被杀了。

徐达被杀是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现在说现在,说常遇春。

和顺风顺水的徐达不同,常遇春经历了挫折,他的挫折是,他死了。

被派遣到大都后,常遇春就开始水土不服开始得病,但他坚持追杀也速追杀元顺帝。他追杀到柳河川时,病情加重,死了。

 

常遇春死时四十岁。

常遇春杀过人,杀过很多很多人,这些人中,有敌人,也有战俘。用今天的话说,他是英雄,也是杀人犯。

常遇春是英雄是因为,他杀敌无数建功无数,为恢复世界和平作出杰出贡献。他杀敌后,人们再无敌人可杀,人们可以生活在幸福的蓝天下。

常遇春是杀人犯是因为,他杀了人,杀了对自己毫无威胁的战俘。不是一个,而是很多个,成千、上万。

为了这种杀成千上万人的事不再发生,现在专一说下杀人犯。

说下常遇春犯下的“连续杀人”这种罪。

以今天的司法说,常遇春是连续杀人犯。所有人都因为常遇春被杀,所以常遇春犯人,是杀这些人的犯人。

这些人的死,都是因为常遇春。

这些人的死,怪常遇春,不怪别人。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事,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人们认为这合理。

出了事,把所有罪推到常遇春身上,推到一个人身上,然后处死常遇春,一了百了。

人们一向这么做。

今天的人这样,过去的人也这样。由于把罪责都推给常遇春,所以真正的犯人逍遥法外。所以常遇春死后,有更多人被杀,不是成千上万,而是数十万。

常遇春是真正的犯人,但真正的犯人,不只有常遇春。

造成数十万人被杀的事件是,洪武四大案以及数不清的小案。

数十万人是无辜的。

但他们被杀了。

这是种悲剧。

这种悲剧不应该再延续。

为使这种连续杀人停下来,现在用常遇春做例子,把真正的犯人挖出来。

常遇春之后,下一个犯人很好挖出来,那就是,司法,纵容常遇春连续杀人的司法。洪武司法由朱元璋定,因为某种原因,常遇春杀第一个战俘后,朱元璋并没有处罚他,于是,常遇春杀了第二个第三个战俘。

他之后杀了几万战俘。

按这种推理,下一个犯人是朱元璋。

这种推理,也是人们的习惯性思维。

人们习惯性把司法执行不到位的罪推给司法长官,今天的人这样,古人也这人。于是,常遇春之后,朱元璋成了第二个替罪羊。

真正的犯人,依然逍遥法外。

很多人推理到这里就结束了,即便今天的司法追究,追究到司法长官就结束了,但真结实了吗?

没有。

真正的犯人,依旧逍遥法外。

现在,在惯性思维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朱元璋为什么不能处罚常遇春,让他不处罚常遇春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简单,纵观各种史料,朱元璋经常说他不处罚常遇春的原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朱元璋

没错,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朱元璋认为,杀常遇春易,找和常遇春一样能打的人难。不但他这么认为,很多人都这么认为。

 

·“人被踹一脚,会想着报仇,踹对方一脚。这种本能,就是平等,全称是“同类之间生命等”。

同种生物的生命彼此平等,这种生物规律,简称平等。——《自然科学价值观》

请看下集《大明帝国208、朱元璋威逼利诱,王保保誓不臣服,是顽固还是平等人性?》”

常遇春杀俘案震惊元末,上万人被杀的真相是什么?

“欢迎喜欢的亲转发收藏o(^▽^)o,欢迎关注博客"人性的游戏"或者微博"人性的游戏",收看故事最新进展O(∩_∩)O~

欢迎关注论文自然科学价值观人性的游戏发布,解读故事的钥匙,读完你会超越世界上99%的科学家!附赠“永恒的爱情”猛料(^∇^*)!

下载新浪博客APP关注"人性的游戏"随时随地收看深度博文(o゜▽゜)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