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熙御题“养素”碑(清)

(2012-08-12 22:59:17)
标签:

王骘

四川

烟台市博物馆

石匾

清代

分类: 书画碑帖摩崖石刻
http://s16/middle/71a1a2c4gc712d1243d5f&690

康熙御题“养素”碑(清)


长148厘米,宽58厘米,厚14厘米

山东 --- 烟台博物馆藏

http://s14/middle/71a1a2c4gc712d12a41cd&690

该石匾长约1.4,宽0.7,重约几百斤。石匾四周刻着精致的纹理图案,从右向左写着繁体“养素”二字,字体苍劲有力,最关键的是,在两字中央偏上赫然盖着康熙的大印。

石匾是在一户农家找到的,它被一对老夫妇收藏了几十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王家老宅已经破败,无人居住,石匾就躺在杂草之中,老人发现后用推车拉回了家中,幸运地被保存下来。 

http://s13/middle/71a1a2c4gc712d11ec07c&690

说起石匾背后的故事,就不能不提到王懿荣。这位“甲骨文之父”已经家喻户晓,但很多人不知道,王懿荣的先祖中同样不乏功成名就的高官学者。康熙御笔的“养素”二字就是赐予王懿荣的九世祖王骘。


据记载,王骘,生于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字人岳,祖籍云南,山东省登州府福山县人。清顺治12年(1655年)中进士,授户部山西司主事。王骘的仕途多有曲折,曾经先后中断6年,但其为官清廉、公私分明、实心任事的风范,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累官至户部尚书。

http://s15/middle/71a1a2c4gc712d11a5dbe&690

 在王家子孙王其耀的眼中,“养素”是康熙皇帝夸奖王骘“本色、质朴、清廉、耿直”的高贵品格。

据记载,王骘在四川松威道任职时,只带两名家僮,日常费用都由自家承担。

康熙
26年(1687年)时,京城兴建太和殿,工部下令向四川征运杉木、楠木各四千根。王骘深知此举将给四川百姓带来苦难劳役,毅然上疏求免,


http://s8/middle/71a1a2c4gc712d11c0cb7&690 

感人的疏词打动了康熙皇帝,得以恩准免征。川民感激他的恩德,便绘制了他的肖像祀于七公祠中。王骘任闽浙总督时,百姓称他为清廉总督,

一次康熙皇帝南巡,在江苏无锡召见了他,并赐给他一块匾,匾上刻有御笔题写的“养素”二字和康熙大印。
 


http://s6/middle/71a1a2c4gc712d11f2205&690

王骘81岁高龄告老还乡,将匾额带回福山老家,次年与世长辞。

据传说,这块匾额原件被王骘的大儿子继承,次子则得到了原件的拓片石匾,镶嵌于王家祠堂之上。

300
年后,原木质的匾额已不见踪影,而石匾则幸运地被保留下来,见证了一段珍贵的历史。

烟台市博物馆副馆长高爱东对此十分高兴:“康熙御笔文物在胶东地区都十分罕见。”

本篇文字来源于网络,所有图片均为本人原创,约稿请联系:yuanjiaxian@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