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是我们的精髓和本质

标签:
吴淞中学创新教育 |
分类: 校园文化 |
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吴淞中学校长徐惠民对记者坦言: 创新教育是我们的精髓和本质 |
|
||
|
老袁随笔 上海市吴淞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徐惠民、常务副校长王根宝正在愉快地接受本报记者、著名作家袁德礼的独家专访。 记者在宝山区跑了九年教育新闻,自然对吴淞中学等2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怀有深厚的情感。记得2005年9月9日和2009年教师节那天,记者曾在《上海科技报》、《劳动报》上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吴淞中学写过两篇特稿,被《作家文摘》等报刊转载。吴淞中学是一所具有87年光荣历史的沪上名校。前天上午,记者又驱车赶到这所驰名国内外的上海市重点中学,犹如走进一所高等学府,占地面积66亩,但见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的教学大楼、艺术楼、办公楼为主体的建筑群错落有致、和谐悦目,校园内亭台水榭、小桥流水、山石喷泉、翠竹紫藤、鸟语花香、琅琅书声,充满了诗情画意,真可谓是教书育人、修身养性的绝佳仙境。记者每次来此地皆被眼前独特美景所沉醉。
万绿丛中一点红。令人欣慰的是,吴淞中学以创新教育为载体,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学校示范学校”、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首批示范学校、全国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学校——社会行动项目首批示范学校;获得的市级称号更有: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市中小学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学校、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市科技教育特色、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市心理教育示范学校,上海市花园单位、市国防教育十佳单位、市军民共建先进单位等。学校还连续9届荣获 这就难怪众多家长都要“托”记者将孩子送到这所学校深造。前天上午记者又对该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徐惠民先生进行了独家专访。据刚从宁波参加高中教育高峰论坛返沪的该校副校长、宝山区专业技术拨尖人才王根宝老友介绍:“徐惠民曾先后担任吴淞四中、通河高级中学等学校的校长;1998年8月,他开始担任吴淞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获得‘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被宝山区委、区政府评为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他常能换位思考,捧出爱心献给师生,不搞权利就是理由那一套。” 以学生为重、学校为重、事业为重。在言谈中徐惠民始终充满笑声透露出坚定,他对记者说:“只因创新教育是我们吴淞中学的精髓和本质所在。”他再三强调不要介绍他,要记者多写写师生,他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育的实施历程,从中为可以看出徐惠民承前启后的胸怀、人才兴校的远见、求贤若渴的真诚和为创新教育而殚精竭虑的无私奉献。校长就是学校的灵魂,校长就是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有如此优秀的校长,吴淞中学1422名师生是幸运的…… 充满创新教育的基地 1924年,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袁希涛倾囊创办吴淞中学,1929年程宽正辞官担任校长,1932年日寇发动“1·28”事变,吴淞中学首当其冲,仅剩一堵危墙孤立荒野,他和教师从废墟中奋斗复校……如今已成为上海滩一所知名的历史名校。建校87年来,吴淞中学历届师生始终不忘“坚苦卓绝,追求卓越”的校训,在坚持“健全人格,主动发展”办学理念的前提下,明确提出了“全面打好基础,发展爱好特长,培养创造精神,提高人才素质”的指导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该校又提出了“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创新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目的”的培养目标,难怪宝山区教育局局长楼伟俊赞扬“吴淞中学是健全人格的基地,主动发展的天地,播种希望的土地,培养人才的高地。” 徐惠民对记者说:“创新教育首先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本义上的创新,使学生在面临某一门学科的时候,首先思考这门学科的意义何在、从哪里着手、怎样才能学深学透。这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具体体现。”这些年来,该校相继推出了学案式教学等方法,每位老师根据教学计划,精心备好教案,对学生的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考试等各个环节给予科学指导,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敢于质疑、自我完善、归纳总结、积累资料、敢于实践的良好习惯。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特别强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做到“自由”与“合作”相结合——所谓自由,是指让学生拥有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意志,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之下相对自由地支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科目、调节适合他们个人的学习速度等;所谓合作,则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关系,而无论在哪种合作中,学生都是主体,老师则扮演着“助手和朋友”的角色。这样的组合,对发挥学生的潜能、塑造学生的个性、促使学生的成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对创新教育理念的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创新加爱心的教师队伍 教育过程的本质不是知识传授,而是智慧复演。创新教育更离不开智慧的复演和积累,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吴淞中学明确提出,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更该贯彻“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多样性、科学性、发展性”七项原则,实现在“在教育中创新,在创新中教育”。为此,该校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教师学习“充电”。十年来,该校举办了现代技术教育培训班、老教师教学经验研讨会、新老教师师徒结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攻关培训、青年教师讲课评优等系列活动。这家学校先后派出数十名教师到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瑞典等国考察进修,并与澳大利亚等国的学校签订了友好学校的协议。该校还创办了《教师论坛》、《淞中教育》杂志,为广大教师出经验、出成果、出人才创造更多条件。该校同时实施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的用人制度,通过构建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创新的内在动力,不断开发其创新潜能。特级教师于斌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一味地吃老本,必然会落后形势,不掌握新的知识,就注定成不了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这些年,吴淞中学承担了教育部重点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中有关《研辩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分课题研究,市教委的规划课题《高中生态型学校课程与管理改革研究》的课题研究,前者已获得全国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后者也获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除了不断深化“道尔顿制”教育理念这一课题外,学校开展的《关于重点中学学生心理辅导系统建立的研究》、《“生态型学校”建设中的绩效管理机制研究》等课题也都已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再一次实现了教育质量的全面腾飞。 吴淞中学十分注重师德建设,广大老师用实际行动学习陶行知先生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园丁”。在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常务副校长王根宝把自己的工作体会总结为“创新+爱心”,这也是吴淞中学广大老师的真实写照。 记者特将吴淞中学现任市区骨干教师编发《校园内外》专栏上: 于斌:特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任教语文学科,上海市劳动模范。贺明荣:特级教师、数学教研组长。王根宝: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常务副校长,任教语文学科,出版过多部著作。张雯: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张治:区青年尖子、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现调到外校担任副校长。怀国庆:区首席教师、校党总支副书记。郭启蒙:区首席教师、英语教研组长。石国强:区首席教师,任教数学学科。赵晖:区学科带头人,任教语文学科。冯兰萍:区学科带头人,任教语文学科。魏永红:区学科带头人,任教数学学科。王依彬:区学科带头人,任教英语学学科。余晓雪:区学科带头人,任教英语学科。李海平:区学科带头人、高三年级组长,任教物理学科。李玲:区学科带头人、化学生物教研组长。许清:区学科带头人、教导处主任。谢翃:区学科带头人、校长办公室主任,任教体育学科。沈迎春:区学科带头人、信息科技和劳动教研组长。何桂清:区学科带头人,任教科技劳技学科。李永忠:区教学能手、教导主任。邹斌:区教学能手,任教科技劳技学科。高级教师占比41.8%,吴淞中学的学生真是有福呵。 吴淞中学对外交流掠影 创新教育让吴淞中学尝到甜头,先后组建各类学生社团40多个,这些社团涉及到各门学科,科技建筑、生物环境、天文气象、文艺体育等。这些社团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总负责人,各门学科的骨干老师担任辅导员。该校为此制定了详尽的活动纲要、管理制度和辅导方案,从时间、人员、设备、材料等方面提供了十分周到的保障。早在1985年,学校就把国家教育部当时并没有列入高中必修课程的音乐课、美术课、艺术体操课都列入该校必修课表,每年举办体育节和科技艺术节。 2007年10月,该校邀请世界桥联主席达米亚尼率世界桥牌大师前来参观,与师生切磋桥牌技艺。意大利桥协主席罗南夸奖同桌的小牌友:“你的水平世界一流,英语讲得也棒!”2009年5月,英国乔治·华盛中学师生一行12人应邀抵达吴淞中学进行交流,在观看该校学生集体诵读中国古典诗词表演时,考察团成员低首凝神,沉浸在回味无穷的氛围中。2010去年11月,吴淞中学举办一场题为《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学术交流,使学生们在亦庄亦谐的表述中,体悟到“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的真谛。十年来,该校先后接待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考察团来校考察,并与英国乔治·华盛中学、韩国高阳中学等建成友好学校。 这所学校学生合唱团连续5届获得上海市重点高中布谷鸟合唱比赛一等奖,并夺得全国合唱比赛第一名;该校健美操队在上海市具有较高知名度,曾多次夺得市级比赛一等奖。舞蹈团先后应邀赴法国、巴西访问。2010年7月,应美国爱达荷州博伊西州立大学和爱达荷州树城学区主办方邀请,该校参加了“2010世界中学生国际经贸模拟峰会”,并凭借出色的表现,得到美方邀请,将参加今年7月份在美国的比赛。前年3月,“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培训基地在吴淞中学隆重揭牌。蔡磊、肖玉明等三十多名学生屡获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特等奖。 记者点评—— 丰硕成果压弯大树枝头 吴淞中学在研究型课程上,已经获得数十项国际级成果奖,而生物与环境社团则是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代表。2002年4月,学生张军、胡欢、张翼联合开展的《自清河水系统污染治理的生态模型筛选》课题研究,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二届“国际青少年科学研究者大会”上,获得生命与环境科学组一等奖和大会特等奖;2003年4月,该课题发展为《富营养化浅水小水体系统生态修复的研究》,参与学生林晨、吕亚佳等在原课题基础上,作出进一步探索,结果在2004年5月美国波特兰市举行的“第55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决赛中,该团队一举获得英特尔杰出项目成就奖、美国国土资源部政府奖等7项大奖,成为本次赛事获奖最多的团队,同时也创下了我国学生团队参加“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ISEF)以来团体项目的最好成绩。 十多年来,该校社团还获得国家级奖项20余项,市级奖项40余项。其中,在2000年7月香港举行的“全国中小学生环保方案设计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而在刚刚结束的“上海环境友好型城市”总结表彰会暨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吴淞中学“绿色教育”项目被授予“联合国环境友好型城市示范项目”铭牌。 通过这些活动,许多学生走进了生物和环保领域,张军、胡欢、张翼、林晨、吕亚佳等同学均凭借自己专项研究成果,被保送到上海交大、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还有的免试直升大学。在刚结束的复旦、同济、交通大学自主招生中,吴淞中学就有16位学生被预录取,新华社、央视、上视、《解放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纷纷给予报道。 返回报社,记者已写报道徐惠民和其他十一位历任校长的工作成绩的特稿。昨天下午徐惠民再次来电叮咛,“千万不要写我,定要多介绍优秀的老师们。”所以,记者只好急就此篇“综合新闻稿”将它发在醒目的封底版面上。 文/本报记者 特约记者/王根宝 上海市吴淞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徐惠民陪同副市长赵雯、宝山区委书记吕民元、分管区长李原等领导参观这所历史名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