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傅山先生与阳泉古村

(2011-08-04 07:24:30)
标签:

杂谈

分类: 傅山旅踪

http://s4/middle/71959097ta9a233c8a953&690

在明末清初之际,山西太原出了一位博艺多才、重气节有抱负的著名人物,他的声誉和影响,在三晋大地上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就是中华文化大师民族志士——傅山。

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傅山先生。

傅山先生的后半生,经常往来于平定的大峪、七亘等处,这早被世人所熟知。依傅山年谱及有关资料统计,先生自崇祯十七年起,最少有五六次来到平定寓居,傅山先生视平定为第二故乡。

傅山先生来过阳泉村吗?答案是肯定的。他一生来过几次?谁也无法说清。透过傅山以阳泉村为题材的诗画作品,参照先生来平定的时间次数;以傅山诗皆写胸臆事为标尺,再结合阳泉村的山水人文状况。只要抓住傅山后半生的思维脉络和活动情况,就会知道他来阳泉村的时间和次数。经分析知道傅山后半生的诗作共分为四个阶段:

崇祯十七年(164438岁的傅山经历了李自成义军二月初八占领太原城,三月十九攻下北京城,四月二十六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巨变,为了明志,同年九月他到寿阳的五峰山上拜郭静中道士为师,出家为道,道号真山自号朱衣道人。

从顺治二年(1645)至顺治十一年(1654)朱衣道人案发生。是他强烈反清密谋策划匡复明室的阶段诗中充满激情与豪放。

从顺治十二年(1655)到康熙元年(1662)是傅山掌握反清形势联络积蓄反清力量的阶段,诗中充满烦燥和无聊。

从康熙二年(1663)至康熙十六年(1677)与顾炎武等共谋组织作为反清的经济机构,诗中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从康熙十七年(1678)至二十二年(1684)康熙诏开博学鸿词科,傅山称疾达十月之久,使元气大伤。诗中流露出无奈之感。

一、        傅山先生的咏《禅岩》诗

无情难顿至,幽意一亭分。

绿雾上轻雨,黑峦颓重云。

秋心健孤往,水勇轰三军。

雄剑耻未举,碧霄知有文。

从诗中:雄剑耻未举,碧霄知有文。的磅礴气势与顺治二年他作的咏《太行》诗中:风雨诗何壮,冈峦气不奴。的英雄气概,词异意同。就是在顺治二年先生为了匡复明室大业,实地考察了盂县平定的七亘大山、苍岩山、藏山、七机岩、李宾山。可见先生只身登禅岩山也属考察之列。此诗的意境结合先生行踪可证明傅山先生早在顺治二年就来过阳泉村。

二、        傅山先生的《阳泉四季图配诗》

《阳泉四季图配诗》是以阳泉村为题材的写实风景画,从中可以看出,先生为阳泉村的山水自然美所陶醉,从一叶渔舟怜晚静”“先生正著养生书”“春英小蕊劝屠苏句子中,能见到诗人的心境平和安祥,这四幅画及题诗,从形式上看当创作于康熙初年;从来平定的时间推算可认为是康熙五年之作。

是应谁的请求而画?诗画中没有提及,只有按村内的有关史料推演而来。

明代平定城内白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以晋王郡马被誉为皇亲国戚。可是到了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占领太原城后,就传出了把晋王和一切皇亲都押送北京一同治罪的消息。此时有些白氏就向乡下躲避,其中就有白学禹一家。

白学禹是儒商,家境殷富。到阳泉村避难之时,见村里环境幽雅,就决心由城迁乡里,选中阳泉村东南的一片平地修房建园。他见多识广,设计时就强调布局合理,风格独特,将主宅修成无脊卷棚房,把房前的湿地改造成鱼池、荷园,廊外又栽种树木,培植花卉。是白学禹在顺治初年修建了白宅,乡邻称之为白家花园。

白学禹世居平定城里,是白孕彩、白其昌的族叔,他们之间素有来往。

傅山自从康熙二年见到顾炎武后,二人就决定把反清目标改为组织票号,筹足财力。于是他接触的人群也由儒家逐渐转向商贾。傅山先生在康熙五年到平定后,慕名就来到白学禹家,时年交六十岁的傅山与年过七旬的白学禹二人交谈的非常融洽,为答谢白氏的盛情款待,傅山先生欣然提笔画下了阳泉四季图,并对幅题诗。

三、        傅山先生的《蒲台祠下》

山半气萧穆,榛迳通荒宫,

疃一丈石,雷坷弧章松。

石莫测子雨,松奇为雄风,

云根对霜干,一我愁龙钟。

诗中一我愁龙钟句,显示了作者的老态。从诗意中知道这是作者在康熙二十年最后一次来平定,秋游狮子山,在蒲台祠下有感而作的一首诗,时年先生已七十五岁,他承认了自己的老态龙钟,一个字道出了作者生不逢时反清无果的无奈心情。

傅山先生后半生来阳泉村住宿游览,有诗可考的共有三次。三次到阳泉村的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多年,诗画中展现了先生的三种不同心态。纵观先生来平定五、六次,就有三次去阳泉村,且每次的心情都不一样,成了傅山在阳泉村活动的最大特点。

傅山在阳泉村与傅山在大峪和傅山在七亘的历史,将同时会引起傅山在平定研究者的重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