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只老虎

(2016-06-14 19:11:19)
标签:

杂谈

昨天大跌之后,今日市场短暂企稳,对于MSCI是否纳入A股,存在着不确定性,投资者也无心恋战,成交量进一步萎缩。从当前情况看,如果A股不被纳入,则市场最多一过性低开,随后反而可能走高一些。如果A股被纳入,高开的幅度也不会大,并可能迎来较大抛压,使得市场迅速回归平静——本来对市场影响很大的一件事情,如今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因为预期都消化了。


今天有个比较吓人的新闻,说索罗斯开始做空市场了,还说新加坡A50期指突然冒出来50多万张空单,显示外围资金在有计划围剿A股。我去翻了一下数据,新加坡A50期指在5月份的持仓就是50多万张,6月合约移仓后,也是从50万左右逐渐增加到不足60万的。也就是说,这个市场的容量本来就是50多万,并不是突然增加出来的。


不过,对比一下大A股的期指,还是让人唏嘘不已。新加坡这个市场的单一的A50期指,其市场价值竟然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而我们的上证50期指的市场价值才只有80多亿元。加上沪深300和中证500,所有合约的市场总价值只有800多亿元,只有新加坡市场的四分之一。如今的国内期指市场,是死市了。


A股的市场也快死了。如今,有两只老虎盯着股市,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


没有耳朵的老虎是定向增发。中国股市的定向增发已经变成了吃人的猛虎,严重制约着股市的上涨。2015年,定增募集资金1.25万亿元,跑到股市套现,要超过2万亿元。2016年,以现有规模预计,定增募集的规模要突破3万亿元(其中去年底通过董事会或股东会或即将批准的总规模就达到2.84万亿元)。如果这些定增完成,一两年后到股市中减持,其压力将超过5万亿元。想一想,这样的老虎,因为没有耳朵,听不到市场的呼声,悄悄地实施着,不断给市场增添着压力,股市怎么会好?


今天晚上有一则消息,分众传媒的股东易某今年5-6月减持了股份483万股,减持价格26.2元。而2014年1-2月的减持价格就只有8.2元。两年多时间,且不管股市发生了什么,人家的减持价格飙涨200%多,谁人能比?这其间,公司只不过以10.46元的价格定增从七喜控股变成了分众传媒。这意味着定增时的股东目前的账面浮盈超过200%。后来增发的价格虽然高,但参与者目前每股也有10元以上的账面利润,浮盈逾50%。二级市场的散户,无论怎么玩,都绝对不可能玩过参与定增的机构。赚钱?当然是定增最赚钱,散户连汤都喝不上。


有耳朵但是没有尾巴的老虎是解禁减持浪潮。证监会限制大股东卖股票的半年,看来是憋坏了很多机构。今年元旦后,大股东的减持计划变得肆无忌惮,似乎每一家都在赶末班车。比如,昨天晚上,厚普股份股东计划减持公司至多10.48%股份,维力医疗股东九鼎医药拟清仓减持,拟减持维力医疗逾5%股份,阳谷华泰控股股东拟减持公司至多7.68%股份,威华股份控股股东减持公司股份近5%。要知道,这些大股东的股份成本近乎为0,任何价格卖出都是大赚特赚。所以,他们根本不在乎自己卖出会让股票跌到哪里去。


看看下面这张图:

两只老虎
在市场环境一般的时候,只要解禁股数量多一点,市场几乎必跌无疑。而今年5-7月是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的最高峰。5月1日到7月底,解禁市值高达5804亿元。市场要如何才能好起来?


大股东为什么减持丝毫不手软?再看这张图:

两只老虎
历史上每次大的牛市之后,深市的PE总会回到30倍以下。而2015年的大牛市结束之后,深市PE迄今仍解禁45倍。按照历史规律,这个位置卖非蓝筹股,应该只赚不亏。


定增猛于虎也,减持猛于虎也。两只老虎在那里跑,你该怎样炒股才能赚钱呢?值得思量一番。


好了,欢迎参与今日的持仓调查。从过往规律来看,大家仓位开始下降,不过距离底部反弹还有点空间,且看看大家仓位如何变化。顺便说一句,已经有多位粉丝希望我封闭持仓调查的范围,以确保准确性和有效性。我没主张,愿意听一下大家的意见。有好的意见,欢迎回复给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扬韬略》微信号封面图片来自暖暖0227的新浪微博)

《扬韬略》微信号下,点击《每日调查》专栏,或回复“1”,可查看微信持仓调查日数据。点击《每周持仓》或回复“2”,可查看微博持仓调查过去五年的所有周数据。

长按二维码,关注《扬韬略》,或微信搜索“yangtaolue1968”。本公众号的所有文字和图片,本人均放弃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可自由转发、转载。

两只老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对称行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