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本周一开始的国家救市行动是否成功,目前不好下断语。人家在前方救市,我们也在阵地上盯着,虽然不宜褒贬,但总可以表达一下自己的焦虑心情。就目前看,这次救市还是有很多问题的。
两周前、上周末,扬韬曾先后两次提出过救市的建议,虽然明知道没有用(一如7年前写了那么多东西都无用一样),还是抱着万一的期望。到上周末,我的建议就是直接进入期指市场,做多沪深300和中证50期指,并做高到有2%的升水。这样,持有股票的人有对冲工具,会减少卖压,并吸引一些做多资金进场。粗略估算一下,投入200亿元就可以见到成效。
当然,国内目前的金融机制,注定这种意见没有人会去做。所以,我们看到本周一和周二,完全没有这种做法的影子。他们在拼命拉抬大盘股。
救市,最有借鉴的是香港1998年。那时候港股已经从16000多点跌到了6000多点,所以港府开始救市。救市虽然也拉大盘股,但主力资金是在期指上的,所以才会造成期指结算日大决战。当时的主力股票涨幅也不过20-30%而已,还远离头部区,但救市成功了。
我们的救市呢?名曰救市,却去买超级大盘股,并在小盘股跌幅达到40%的情况下,将工行等一众股票打出了本轮行情的新高。这是“救市”还是“救牛市”?
由此想到了我党的“四大法宝”,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群众路线”。他们说,我们的法宝,打日本,不是靠主力军,中央军,而是靠人民群众。说的很好,看如今的救市呢?就是主力军和中央军在保卫蚁后。人民群众的,有货的就卖给他们了。没货的,就一边哭去。人家的救市,跟你没关系。这严重脱离群众的救市,会有多大成效呢?
目前的市场,是流动性匮乏的市场。而最在悬崖边需要解救的,不是公募基金,而是各路私募和各种融资配资的资金。他们的资金主要集中于小盘股而不是工行建行。这种南辕北辙的救市,让人心忧。当然,他们会说这是杞人忧天。
所以,还有什么要说的呢?一边看着吧。
前一篇:1996年牛市与当前调整的对比
后一篇:期指贴水根由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