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员
(2012-07-28 14:06:16)分类: 杂谈 |
家庭成员
同事写入党自传。我看到他的家庭成员下边写着父母、哥姐、妻子和女儿,就提醒他:“你的家庭成员就你妻子和儿子,父母、哥姐都是你的社会关系啊。”
“不对,这些都是我的家庭成员啊。”他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以前填的所有表格,我都是这么填的。只是我结婚后,我家就添丁进口了;生了女儿,又添一口。”
这个同事是从农村出来的,他的女儿才半岁左右,看来他还没有完成角色的转换呢。
岂止是他,我到现在也还没有从感情上完成这个角色的转换呢。
放假了,朋友问我怎么安排,我随口答道:“回家。”
朋友捶我一拳:“好好说话!正经问你呢。”
我不解:“我是好好说话啊,我是正经回答你啊。”
“还狡辩!你哪天没回家啊?”
哦,我明白了,我和朋友说的家的概念完全不一样。
我说的回家,一直都是指回爸妈的那个家;而朋友说的家,就是指我的这个小家;这个小家于我,好像一直等同于大学里的宿舍。
记得填干部履历表家庭成员一栏时,我把爸爸妈妈、弟弟妹妹都写了上去。
一同事奇怪地问我:“这不是该填在社会关系里吗?”
我也奇怪地问她:“这不都是我的家庭成员吗?”
她说:“那是你曾经的家庭成员,现在你的家庭成员就是你们一家三口,曾经的家庭成员已经变成了社会关系。”
“爸爸妈妈怎么能变成社会关系?”我愕然。
“别吃惊,值得欣慰的是他们变成了主要社会关系。”同事安慰道。
是的,我脑子转过弯来了。结婚后,小家就代替了大家,从那时起,我们就从爸妈的家里脱身而出,成了新家的一个成员,这个新家小到只有两人,后来又变成了三口之家。它将在未来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维持这个格局不变,直到孩子结婚。于是,下一个轮回开始了。
只是不知道,等儿子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后,我能否习惯我们这个小家成员的变化呢?
估计不会。
过年回家,我们姊妹四个加上各自的配偶和孩子,家里的人口从平日只父亲一人,一下子膨胀到十四人。父亲出来进去忙碌着,脸上挂着掩饰不了的笑意。
父亲在大门口和人聊天。那人是邻居家的亲戚,虽然经常来,但和父亲算不上很熟,自然也不完全了解我家的情况。
我在院子里听到那人问:“家里几口人啊?”
父亲自豪地对人家说:“五口人。俩儿俩女,加上我。”
那人恭维道:“好福气啊。”
最小的弟弟的孩子也上学了,但我们永远是父亲那个家的家庭成员。
儿子结婚后,我可能也会像父亲一样,永远把他当作我们这个家的一个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