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之行之泰山到底美在哪里

(2011-11-11 19:42:00)
标签:

泰山之美

杂谈

分类: 见闻

山东之行之泰山到底美在哪里

一、泰山美在神奇的传说上

1、泰山石敢当。在中国的大江南北,有很多地方将写有“泰山石敢当”的石头、石碑或者石人立于路、桥要冲或者砌于房屋墙壁内,起避妖邪、压灾殃的作用。
  传说泰山脚下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青年,姓石,名敢当。此人非常勇敢,武功高强,什么也不怕,好打抱不平,在泰山一带名气很大。    

泰安南边五六十里地,有个大汶口镇,有一年,镇里一户张姓人家的女儿被妖精缠身,终日疯疯颠颠,面黄肌瘦,多方求医未见好转。有人说,妖气缠身,光吃药是治不好的,应该驱除妖魔,听说泰山上有个石敢当很勇敢,何不找他来想想办法?
  姑娘的父母就备好车马,到泰山去找石敢当。石敢当一请就来了。他说:“这事好办,找来十二个童男,十二个童女。男的一人一面鼓,女的一人一面锣。再准备一盆香油,把棉花搓成粗灯芯,还要一口锅,一把椅子,只要这些东西都备齐了,我一定能把妖怪驱除。”
  天色一黑,他就把灯芯放在香油盆里,点燃了油灯,用锅把盆子扣住,坐在旁边,用脚挑着锅沿,这样,虽然点着灯,远处也看不到亮光。
  天黑了,随着一阵呼呼的风声,妖精破门而入。石敢当一脚踢开锅,油灯立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十二对童男童女一齐敲响了锣鼓。妖怪大吃一惊,赶快闪了出去,朝南方逃跑。
  妖精跑到福建,福建的一些人又被妖精缠身,患了重病。妖精曾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泰山的石敢当。”所以人们听说后就把石敢当请到了福建,妖精听说石敢当到,悄悄地溜走了。又逃到了东北,人们又把石敢当请到了东北。
   石敢当想:“我赶它一回,它就逃到别处,全国这么大,我怎么跑得过来呢?对,泰山有很多石头,我请石匠在石头上刻上我的家乡和名字----泰山石敢当,谁家闹妖风,就把这石头放在谁家的门外,妖怪就不敢进去了。”果然,妖精见此便不近前。从此,人们就把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头用来镇宅和避邪,流传至今。

2、碧霞元君(泰山奶奶)的传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氏王朝后,天下统一,武王认为大臣们开国有功,应该重重有赏。可是,想来想去,却找不出合适的礼物,最后,武王还真想出了个绝顶的好主意,把全国的领地都分给大臣们。却说他让姜子牙分封诸侯,封来封去把全国其他的名山大川、风水宝地都封尽了,就留下了一座东岳泰山。姜子牙早就知道泰山气势雄伟,风景秀丽,是个供人游玩的好地方,他原准备把泰山留给自己,可谁知半路里又杀出个程咬金,武王的护驾大将黄飞虎找上门来,非要把泰山封给他不可。两人正在商榷,不知谁又走漏了风声,黄飞虎的妹妹黄妃也来找姜子牙要地盘,说是武王答应她,要她来找姜子牙。姜子牙见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就赌气地对他们说:“好了二位,谁也别争,谁也别抢,凭自己的本事,谁先登上泰山,泰山就是谁的。”黄飞虎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比赛日期一到,便骑上他的麒麟,日夜兼程,直奔泰山。黄妃为比赛绞尽了脑汁,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比赛一开始,她先将自己的鞋子脱下一只,使了个神法,将鞋子扔到玉皇顶上,然后才不慌不忙地向泰山赶来。等到黄妃爬上泰山,兄长早在南天门上等得不耐烦了。黄妃赶到后两人争论起来互不服输,她建议自己住山上让哥哥住山下。等姜子牙赶来,一看便知道黄飞虎上了妹妹的当。可是他见黄氏兄妹都协商妥了,也不好再把事情说破,只好将计就计,把黄飞虎封为泰山神,把黄妃封为碧霞元君,一个在山下,一个在山顶。

……

二、“泰山”美在文化厚重,蕴含深邃。

1、历代帝王封禅于泰山,源于原始社会时期东夷人对自然山川的崇拜,是一种原始的祭天仪式。

早在春秋时期,封禅泰山就已经成为齐鲁方士们心目中圣明帝王所必须举行的国家大典。他们认为,天下最重要的大山有五座,称为五岳;其中泰山最高,为五岳之首。泰山最高,自然离天最近,新的统治者必须要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才能得到天帝的认可,成为天下新的君主。

从秦朝开始,历代封建帝王对封禅泰山都十分热衷,非常重视。元明以后,封禅泰山的活动渐趋冷落,封建帝王将封禅改为了祭祀。乾隆帝就是祭祀泰山的“积极分子”,曾十一次朝拜泰山,并六次登上岱顶。历代帝王通过封禅、朝拜、祭祀泰山,树立了自己的至尊地位,巩固了封建统治,泰山也逐渐被抬高到无比神圣的高度。在历代帝王封禅泰山的活动中,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始皇(第一个到泰山封禅的封建帝王)、汉武帝的封禅。

2、大家都知道岳父又称“泰山”,这是为什么呢?

唐开元十三年前,唐明皇决定去山东泰山封禅祭天,便令大臣张说为封禅使,前往泰山修庙铺路以便前行。张说领旨后,火速赶往泰安,把任务交给其女婿郑镒办理。原来郑镒是个贪官,偷工减料,将碧霞祠的面积缩小很多,把铁墙改为砖墙,金瓦换为铜瓦,省下银两揣入腰包。郑镒还仗依岳父权势,由九品官擢升为五品,绿衫改着红袍……

开元十三年,唐明皇率朝廷文武百官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唐明皇见碧霞祠筑得不像样,气恼不已,指着侍立身旁的郑镒问群臣:“诸位爱卿,尔等可知郑镒官升五品靠的是什么?”慑于张说权势,群臣面面相觑,缄默其口。此时,伶人黄翻绰灵机一动,立即用手指脚下的泰山,并用眼瞄着张说,一语双关曰:“我看郑镒是凭‘泰山’之力高升的!”唐明皇与群臣听后,心知肚明,黄翻绰之言:明说“泰山”,但暗指张说。尔后,“泰山”作为岳父别称、敬称,便流传了下来。

3、泰山孔子庙。孔子庙,位于泰山天街东端北侧,庙门前有“望吴圣迹”石坊。传说孔子与弟子颜回到此,向东南而望,发现吴国城门下有一匹白马,于是被称为孔子崖或望吴峰。果然是圣人,堪称千里眼了。

中国唯一的高山文庙,就是岱顶之上的孔子庙。文庙即孔庙,一般都只建在城里,它既是祭孔的地方,又是古代县州府学的所在。高山顶上建文庙,可见泰山在儒家士大夫心目中的地位。由于地理和政治的缘故,泰山成为儒教舞台,孔子苛政猛于虎、孔子颜回望吴胜迹的传说,孔子登临处、孔子小天下处、瞻鲁台的石坊刻石无不说明泰山与儒教的联系。虽然泰山是神的天下,却不是所有的神仙都能在此建庙,泰山顶更是如此,连威震四方的东岳大帝主庙也是建在山下,但在泰山极顶却建有规模不小的孔子庙,显然,孔子的地位在当时十分崇高,而且已经是神话中的神仙了,因为只有神仙才有这样的资格。

4、泰山还有遍地的石刻。那么多的古今名人在泰山留下了墨迹,单是书法,就够发烧友欣赏的。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