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昨天上午10点钟,一名82岁的老人行走到秦虹路229号门前时不慎摔倒,摔得脸部鲜血直流,卧地呻吟不止,一时围上来好几个围观者,但大家不敢贸然去扶他,直到15分钟后,三名围观者都讲好:“我们互相作证,同时去扶他”。
事发后记者很快赶到现场,此时,老人还卧在台阶边,上嘴唇摔破了,鲜血直流,身边还有一根拐杖,但是他就是爬不起来,几名围观者都站在一边等候110民警到场。“你们可以给我们作证,不是我碰倒他的,我现在就去帮他。”一名围观的女士对大家说。这时,另一名围观的女子也说:“这样吧,我们三人同时上去扶他,可以互相作证,这样做好事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说着,三名女子上前,把老人扶起,还用纸巾帮助擦拭血迹。很快,110民警及120急救人员相继到场,并用担架将老人送到第一医院检查。老人被送走后,现场有市民说,以后遇到类似事件,大可不必太冷漠,可以先用相机拍一下现场情况再给予帮助。扶老人的其中一女子说,不妨也约好其他路过的人,一道帮忙,可以互相留个号码,需要作证可以互相联络。据了解,该老人82岁了,就住在秦虹路,当时出门溜达不慎摔倒,直到15分钟后被人扶起,目前伤情没有大碍。(任国勇)(报料人:陈先生)【中新网】
个人感受:
老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之一,对于弱势群体而言,他们并不像年轻一代的我们举动自如,意气风发,他们更多的是颤颤巍巍,心态平和。若是拿老年人和青年人相比,那么他们就好比那即将截稿的书,留给他们更多的不是如何的规划,而是怎么样总结的健全;青年一代的我们更多的则是如何的去规划,怎么样让小说能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这些老年人早已经过,他们不再需要。
即日获得一则消息,说一位老人上街,途中不慎跌倒,以至于头破血流,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过去了一拨又一拨,却无人问津;老人在街心捂着头部躺了大概有十多分钟,方才有过路记者上前询问情况。经问起路人为何不上前搀扶,大多数的人都说没有人证明他是自己摔倒的,所以不敢上前搀扶,要想过问此事还必须在事发的时候拍下视频,以此证明老人是自己跌倒而并非他人所为,方才可以上前帮忙。得到这样的回应,很多人也表示相当的无奈,因为大家很害怕自己的好心好意被别人当成罪魁祸首,所以致使老人跌倒街心,却无人问津的场景发生。
这样事情的发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不是“这位老人真可怜的”的感叹,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叹感情的缺失、人心的隔离;更多的则是让我们意识到社会感情的遥远所带来诸多的不道德事件正在急速的上升。我们单凭某个人是无法改变和制止这样事情的再度发生,这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更多人努力才行。
老人谁家都有,当他们落单并且因为诸多因素造成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而在此时他们的亲人却无从得知,那么这个时候老人是孤单并且无助的;若是这位老人的亲人得知以上那种情况,我想他们会十分心痛的,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对社会上所有人产生一种不平衡的歧视;因此还会引发这位老人的亲人在看到别的老人跌倒摔伤或者遇到其他危险情况的时候,他们所选择的应该百分之九十的是弃之不顾,从而产生一种恶略的不道德循环,以至于造成当下老人跌伤却无人问津的情形。
这难道是个人的错么?我想谁都想做些好事,因为做好事会让人觉得自己还是有用的人,会因此而产生一种无比自豪的成就感,所谓“快乐他人开心自己”应该就是这种体会吧!那么又是什么让这种美好的事情无法延续且备受推崇呢?又是什么让自古相传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得不到发挥呢?
我想这样的感情缺失有以下原因:
一、好事被别人否定,并且被人冠以做作的名头。
二、多方媒体宣传的净是一些道德败坏的事情,让大家的防范心理加强。
三、教育上的缺失是极为主要的原因之一。
首先对于这件事情我表示很心痛,对于由这件事情引发的思考我表示能让跟多的人也思考思考;因为我们某一天也会成为老人,若是我们老了的时候,走都走不动的时候而又看到这个社会缺少关怀的时候,那个时候或许我们懒得上街走动了;还有我们也有老人,若是他们落单的时候遭遇到困难,要想在那个时候有人替自己帮助老人度过难关,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关爱身边的老人,关爱他们的安全,让老人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并且告诉自己的孩子们社会上的人是多么的有爱心,那么那个时候便不再是这样无人问津的恶性循环,而是一种爱心的传递;估计传着传着这个社会便不再会出现无助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