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开即已分开又何必再期待相遇
爱情源于结识,结识便已算是种下了花种,只是期待它的花开而已,若是早知花开无期,又何必在开始的时候让它开始,不若将结束当做爱情的开始,只当是没有经历过。其实说这些话的时候早已是尘埃落定的事情了,只不过是心里的纠结无从梳理,还必须找到它的发源地方才可以清晰来龙去脉,然而事情即已没有源头又何从找起。“年幼时,不敢表白;长大后,知道不必表白。男女在一起,想知道、该知道,总会知道。”从年幼找到青春,从青春摸索将来,这些都已经历,所以才知道男女之间“想知道、该知道,总会知道”,《有生之年遇见你》并不轻松,却都已放下;还好很庆幸自己作为局外之人来欣赏这个故事,否则我将不知道我的疑问要叠落到第几个年头,我的纠结将困扰我几许年华。
若我是珊瑚我无法容忍自己无名的包容和对无辜人无故的欺辱,其实这些根源自是有来历的,它们因为有历史所以改变将是万难,而因为历史的不完美,注定了今生今世这段爱情的残缺;珊瑚必也是无奈于男人将“爱他”作为奴役自己的资本,因为她放不下的不是这个男人,而是这个男人所夺取的那一段属于她人生当中的那段美好的寄托。
本不该说这些,只是不开口则属于断然否定(当然也不全是),开口了又觉得诸多情感都不能述诸笔端;所以我时常不会站在话题本身去感慨,因为我觉得我无法触及到人物的灵魂,所以至于其他将无从谈起,但是我还是将珊瑚搬来,试想这逼不得已的决定逼的我喘不过气来,缺氧到不至于,缺憾则会把我累趴下。
一贯主张不能入戏太深,否则就像是深陷沼泽地抽身将是十分不易的事情,少则三两天,多则一个月;可《有生之年遇见你》把我带往不易抽身沼泽地的又一份情感,使我身陷囹圄 ,不知道是该恨它,还是选择不再回想,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能明白的是我又一次站在作品本身的角度来谈它的世界,或者说我不想触及却无法避免的触及到了人物的灵魂,然而这不是好事,我说过和它们交流我处于被动,始终要被人牵着鼻子走,既使不愿意也没有办法不被牵引。
恨不起来因为有爱排斥恨的到来,爱不起来则代表恨的不彻底,既然恨也恨不起来,爱也无从谈起,不若让它顺其自然;“男女之间的事情,值不值得大约只有当事人才明白。也可能当事人自己也不明白,就像林春山对苏小桃,也许是情到深处,也许只是习惯,就像是戈多,等着等着,就只有等了。”等着等着,爱情也就在等待的当儿早已凋谢过去,可是有些事情所能选择的不是该与不该,也不是放弃和不放弃而是想要忘掉却还时常记起,即放弃的不彻底,坚持的也不彻底;说白了也就是花开花谢之间选择了花还未开完全却已经到了该凋谢的年龄,所有的前尘往事该去的却总也走不完全,不该去的却总也不能清晰,其实这也未必就是件十分坏的事,未准这也是幸福呢?世界上本也不存在十分完美,相对完美倒是随处可见,追求完美倒是人一生的需要,所以注定了人生不无缺憾!缺憾就随它缺憾吧,反正本就是人生意义所在,何必计较那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