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低年级语文的课堂教学魅力

(2019-06-12 14:47:36)

谈低年级语文的课堂教学魅力

陕西省岚皋县城关第二小学   潘冬梅

    摘要:低年级的孩子刚进学校,对什么都一无所知,但是他们的记忆力好,求知欲强,也有可能一开始就会产生对某一学科的厌恶情绪,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根据儿童的学习特点,培养儿童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呢?笔者有一下几条建议:

关键词:激发学语文;多读课文;表扬激励

一、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去激发孩子去学语文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经验,孩子喜欢某老师时,就会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其实能让孩子喜欢的也就是这位老师的热情。老师的热情既能感染、鼓励学生,强化学习需要,又能激发老师的教学热情,使师生双方配合。因此,A、教师要以爱为本。课堂中要做到言语亲切,温暖学生,目光和善,可亲可敬,表达自然,要给与学生课堂上的充分自由,要以正确的教学行为去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表现,想表现,让下课时生龙活虎的样子踊跃的在回答问题中再现;B、由讲故事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小孩从小都喜欢听故事,根据这一特点我会偶尔在课堂中给他们大声讲读一篇动听的童话故事,这样不仅可以训练他们学习和思考能力,同时可以使他们的性情和志趣从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借此机会引导他们也上讲台讲讲故事,讲得好的给予表扬,根据情况推荐一些课外童话类书籍,激励学生每天可用20分钟念读儿童故事,具体什么时候读书,这倒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每天最好坚持在同一时间读书,让孩子们知道;从小培养对读书的浓厚兴趣,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引导学生对课文多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低年级的孩子由于语文知识面较窄,语感的能力较弱,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如果教师大量的讲解和提问,就会使学生感觉课堂枯燥无味,同时因为课文读的少而出现对教师的提问不知怎么回答或乱答,或者语文课干脆就成了一问一答似的的课堂。因此,多读才能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多读才能让学生感受用词的精彩,多读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多读课文的;

(1)师范读和教读。低年级孩子大多不识字,但他们记忆力好,模仿能力较强,所以我在范读时要求他们认真听,仔细看书,用手指着,教孩子们读时让他们边读边感受,同时还应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特别强调的是你觉得老师读得好可以学习老师的语气,感情读,如果你自己还有比老师更好的体会页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读,有时一堂课下来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对课文的感受真是出乎老师的预料。

(2)个别读,其余评。对一篇课文还可以抽不同特点、水平的学生读,其它学生进行评议,说说哪里“加了子”或“漏了字”,哪里读错了,呢里连词、断句较好,哪位同学读时语速、语调处理得好等,然后进行小组赛读,其它组孩子评、比比谁读得好,谁听得认真,对读得好和听得认真的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既引导了孩子们读,又激发了他们认真听的积极性。

(3)经常产生小老师进行教读。小老师是班上学习和读的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来进行教读既能让老师可下位去纠正其余学生读错的地方,又能激发其他学生朗读的兴趣,使之能感受到只要我多读,认真读,读得好也能当上人人羡慕的小老师。

总之,引导学生多读、熟读,从读中找到乐趣,才能提高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让学习的内容与之生活的实际相联系。

语文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中,应将字词的学习,语文片段的训练和口语交际的训练融入于生活的实际中,让学生在课文中感,在体验生活中悟,在写作片段中加深巩固。以下是我的体会:

   1)将“用词语说一句话”与你的生活实际相联。

如学生在学习《画家和牧童》一课中,课文中有一句“他的话一画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学习中要求学生用“一............”的句式说话,开始练习时孩子们的思维没有展开,于是我引导他们结合“放学、回家、出门时、走在路上”等多种情境去说,这样孩子们一下就能说出多种不同的句子,而且内容很丰富。

(2)将口语交际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

     口语交际中的很多内容都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把生活实际指导与口语交际的教学之中。在教学“介绍一种小动物或制一种小制作,并说说制作过程”的口语交际部分时,我首先布置学生回家去观察(制作),然后回校交流观察(制作)到的结果,接着评议,再将观察到的结果(制作过程)写成文章,对照文章再去观察看与生活实际是否相同,继续修改,再加上一些恰当、优美的词语,看看你写的作文是否写的是你制作的过程或观察到的生活实际。写得好的鼓励、表扬,这样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习、观察、评说、观察、体会、学写,对学生来说是不知不觉,轻松愉快的就将学习进入到写作中,更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语言水平的发展。

四、多给予孩子表扬、鼓励

受儿童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的道德伦理知识不多,道德判断能力还不是很高,因此教师的是非曲直观应当鲜明坦诚,模棱两可或貌似中立的作法只能给儿童带来混乱,美国教育界认为:我们教师主要应采用正面教育法的方式去引导,主要就是“表扬”。“表扬”可以对儿童的道德认识起到强化作用,运用表扬的方式必须有一下几条原则:

1、教师的表扬应反映儿童真正的进行和成绩,表扬是可信的。

2、当儿童对自己的进步认识不足或缺乏信心的时,教师更应该多运用表扬的方式。

3、教师的表彰方式可以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4、表扬应该讲事实、有启发作用,而不是达到控制的目的。

5、表扬应该把成绩和进步归功于儿童的努力和能力,又应该将努力的程度归功于内在的动机。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让教学找回生长点和生命力,让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课堂表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想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将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使之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发表于《教师教育研究》,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