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和一位小镇电影放映师因缘会逢并结为了忘年之交,从那时候开始男孩心里便植下了关于电影的人生梦想,这所《天堂电影院》也见证了他的成长,爱欲和彷徨。三十年望乡情怯,当他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故人已逝,随着电影院的轰然倒塌,青春往事烟尘四起又继而覆灭,一个时代也就此终结···
这是一部意大利的老电影,七八十年代生人估计很多人心里都有一座这样的电影院,或者类似的集体回忆载体吧?在生活物资尚且不丰的年代,看电影是一件有些郑重的事情。而那时候的电影多以战争革命题材为主,所以学校偶尔会组织学生集体观影。看什么电影不重要,重要的这是小半天轻松愉快的“假日”,磕着瓜子走个神,当然也要认真看的,否则回去写不出作文交不了作业。
老家县城有一所电影院和一所剧院,陈设布局大致相似。剧院主要用于川剧团演出或者各学校迎春的文艺汇演等。岁末剧院门前总会张灯无数,并拉出类似《小城之春》这样的主题横幅,粉妆黛眉裙裾飞扬的女孩们穿梭其内,男孩子嬉笑打闹,活泼泼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妆容难掩。整个汇演好像会持续两三个晚上,节目丰富多彩加之春节临近人且众多,有时候貌似一票难求,如果有同班同学或者要好的发小表演节目,则想攒劲找了票去捧场,现场那兴奋劲儿似乎不亚于自己站在舞台的中央~
那时的小城还有一件娱乐大事就是来了外省的马戏团,一个团大概十来个人加上两三匹马,他们会在广场草坪上驻扎下来,表演一般会持续近一个月左右。每天上午他们都会敲锣打鼓沿街宣传,队列中总有一两个妆饰复古容貌姣好的女子,身披红色帔巾骑在马上颇有几分飒爽英姿。一到晚上广场上人流攒动,尖顶帐篷内声光电掣,有高空飞车的刺激,骑马拾物的惊险,也有踩鸡蛋这样的轻功表演···让多年以后的我想起了《百年孤独》里那些来到马孔多的带着很多稀奇古怪玩意的吉普赛人···
他们带来了“帮助消磨时间的膏药”,却没能带给我“忘却往事的器械”,以至于被一部电影勾回流水一般却无关梦想的涓细点滴,而这些一定是发源于你所根植的故乡,以此共情尔。男主角多多无疑是幸运的,一位补缺了父爱且亦师亦友之人使其血脉和梦想根深蒂固,他乡故乡,身体和灵魂各自且安放;而“生活比电影艰难多了",践行理想赋生命以意义,得失寸心知,问心无愧无怨无悔即好。
——2022.5.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