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似水流年』别让成绩扼杀中国孩子的快乐

(2013-04-08 16:37:07)
标签:

杂谈

校园

原创

                                文·鱼行天下
     最近读了吴蓓写的一篇短文《可爱的小姑娘路易斯》,这是他在英国爱默生(Emerson)学习华德福(Waldorf)教育的所见所闻。
     路易斯是四年级一班的学生,她的语文背诵能力很强,而且画一手好画,唯独数学成绩不好,一塌糊涂。然而在这个学校小学阶段取消了考试,也就不存在学习成绩的评价,老师既不表扬谁也不批评谁,当堂作业,做错当堂改。
    吴蓓也曾试想路易斯是一位中国女孩,在中国的某个学校上课读书,她会怎样?语文阅读能力再好,画画得再好,数学不好,老师也会认为她是差学生,也会遭到奚落,会被老师家长,以及学生瞧不起,怨声载道。家长也会数落他不务正业,画画再好也考不上名牌大学,会被家长拉去参加补习班,老师冷落,同学会说她笨等等一系列无形的压力,然而路易斯是幸运的没有这些遭遇,她快乐无忧像只小鸟。
    中国的教育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虽一改再改,一再喊素质教育,但学习成绩一直是主导和衡量孩子的标准,也是考核教师的依据。教育体制的改革必须追根溯源,用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取代现有体制。
    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因材施教,培养多方面人才,不要千篇一律。发现和发挥孩子的长处,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只有喜欢才会有热情,只有有热情才会把这件事做好。会画画的可以培养画画,酷爱音乐的可以培养音乐天赋......这样还可以不失培养契机,是特长人才脱颖而出,长有所用。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不要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也不要因为别人的不足而嘲笑他人,回头看看自己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及人所长补己之短。
    家长和老师更要用智慧的眼光,发现孩子的长足之处,不要只盯在分数上和孩子的不足上,要正确引导合理利用孩子的长处,使之发挥至极限。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可朔之才,也有别人所没有的东西,这样可以打消他们悲观,失望的心理,有个快乐的童年。
    快乐的童年是奠定一生健康的基础,不要让分数把她们的快乐扼杀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