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的语言2014年3月4日

(2014-03-04 07:13:13)
标签:

股票

大盘收盘于2075虽收于BBI之上但仍未进入推动浪区间,今天仍需观察,2081-2103是此区间的标志,而2103恰是与2391相对应的密码,也是扭转大局的重要密码。周线如收盘高于2094再会对多方有利。在T+0开放前指数难以有大的起色,次新股,中小板仍在今年有许多机会,这几天截图上的股票许多都会有不俗的表现。请仔细观察勿失良机。CCI,BBI,EMV应逐一检查3月7日是较为重要的时间窗。应加以关注。从轨道角度观察。指数窄幅还将延续。 轨道本并非实有从严格意义上说投资者对于一切指标的理解都属于我执范畴,是主观的,但又无法忽略。其实一切事物都并非自主成立,比如讲到我执,讲到何谓是“我”,大多数人都会指着自己身体说“这是我”,但这身体也是源于其他众生(父母),若以一个细胞一个细胞或器官去区分,根本无法找到“我”在哪里。若往下探询,只能找到因缘和合下的、由各种物质结合的、外在的一个身体,而将“我”的名相安立于上,才能说这是“我”,但如果不满足于名相的安立,往更究竟去洞察,是将永远找寻不到“我'的状态的。因此所谓"要点",就是一切都是不具实义的,仅是在缘起、显现上的安立。了解了这些你也才会知道“均线”“成交量”“跳空”“业绩”“热点”等不过是镜中幻影,你对着镜子讲话时镜中的影像、镜中映照的言行举止,是不是自己的行为呢?当然不是,但又可以看得到,镜子本身不具备这些动作的,但因缘聚合之下,我们就会看到镜中的行为。我们可以看见镜中的表情或行为,但镜子本身并不具足这些表情、行为和颜色,这些映象也不会一直留在镜子上,最初不存在、中间不留驻,之后也不会去到其他地方,但我们也不能说他不存在,因为因缘和合,而让我们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举止。然而镜中之物并非真实存在,不如我们所见一样的具足实义。股价的涨跌现象也是如此,价值投资更是虚无缥缈,因此本质上,同镜中影像、表情、动作等完全同样,在本质都是不成立的,不像是我们理所当然的、视为的真实状态,但因缘和合下我们可以看得到,因此我们也不能说这些映相根本不存在。因为我们并未断除迷惑,因此也无法阻止自己看到镜中之物及言行,而会一直看到镜中虚幻的影像,但即便看着镜中物和动作时,若能了知其本质为空性,那在了知其为空性,现见空性时,又能了知其所见及镜中物并无实义,此时,才会升起很好的正见。把股市看清楚,你便不会痛苦。因此所谓“空性”,就如同科学家或科学家理论中的“零”,它占据最重要地位,因为有它才会有其他数字。正如“零”一般,正是因为有空性才有其他显像。所谓'空性‘并非空无一物的片面的空,因为是空性,才会照见世间万物,与一般的“空”是不同的,“空”并非“有”,也并非“无”,空性的有和无都是无法被安立,因此我们迷惑于空性的有和无的概念,因此产生了很多错误。所以若从镜子上出发去观察,发现找不到事物的实相;既然找不到的话,就知道显空不相违背,因此若行者总是把显和空视为两者完全相对,不了解这些就会整天执着到多少日均线必定支撑,或必定压力什么的,宗喀巴大师以中观见解论说天底下有或无的道理中,“显、空”是不相违背的,但落入八边的或仅停于名词理解上的修行者,就会认为“显、空”就是截然不同的、如同水火不兼容两个对立面。圣者言: 经过我们洞察和仔细观察,是否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外在的「显」?或其他任何物质?这里所提的现象是“找不到“或是"没有”?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是不是本来有一个显像,然后经过我们找寻后,变成没有?并非如此,或根本不存在呢? 中观见解是远离一切承许,也就是远离一切戏论和八边,在登地菩萨以上的境界中,一切世俗境相都已经幻灭,都已经断除了对一切外在显现的、「是」「否」「有」「无」、这些边的疑惑,因此这两前后传承的共同承许者,就是远离一切承许,因此没有世俗谛的执着。对于「显」、「空」是否仅止于名词上的执着呢?了悟真理,远离一切承许,称为「胜义谛」,当疑虑都消灭后,才会不再执着外在所境,但对我们而言,是挡不住真实感受、无法遮盖住眼前所见的,例如有点燃的香碰到身体时,会自然感到疼痛。所以「一切都是空性」的道理,并非因此让「因果」也消逝,认为因果法则不存在,将因果见断除,这是不对的。总之,在现阶段,外境仍是我们能真实感受到的, 所以说持中观见解、远离二取、「能执」和「所执」,也远离了一切戏论和对名词的执着,即已远离八边,但我们学习佛法者的心续中,却未生起如此真实境界,如中观提到的菩萨境界中的所显现,现在因为对名相仍存在执着,因此往往和真实状况及真理万法背道而驰。即便还未了悟,但我们仍要经过中观义理,来了知真实见解,也就是万物的义理,来日希望能证得如此见解;也就是说,若照前述所讲去修持,既然有因就会必定生果,有朝一日我们终可将一切世俗谛视为幻境,知晓世间万物都并非自生,了悟一切是因缘和合而成,将万事万物视为如同梦境般虚幻而了无实义。因此显空不二的境界中,如果你证得「显」的见解的话,在「显」见之后,「空」见就会顺势了解;相对的,如果你了悟到空性的话,「显」见也会自然了悟,因此最后透过次第修持,同时了悟显空,懂得「显」和「空」并无任何分别,真正见解才会如实生起。懂得了这些我们才不会“执着”于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等等一切困扰你的市场幻想与市场幻像。下面的图片也仅为一时因果不可恒常。市场的语言2014年3月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