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扯淡,在感情里受的伤有一半来自于你自己

(2017-12-05 14:45:33)
标签:

杂谈



1


无论男女,在做咨询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最难处理的问题不是“怎么追到心上人”,也不是“怎么跟另一半长期相处”这类可以通过技巧来解决的问题。

而是当来访者滔滔不绝地吐槽了半天那个仿佛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男/女朋友之后,再问我一句“我该怎么办”。

https://wx4/large/718c3c38ly1fm5r90l31lj20b008cdgy.jpg

​我知道唯一的正确答案是“及时止损立刻分手,以后提高一下识人的眼光”,但我也知道,这是他们最不想听到的答案。

这些人男女都有,男性的代表就是前段时间不幸遇到职业骗婚女而被逼自杀的老实程序员苏享茂。

但是女人更多——从她们的口中我能听到形形色色的渣男模式,也能听到无数种匪夷所思的原谅理由。

这些姑娘好像永远都没有办法意识到,她们面对的是一个永远无法填满的黑洞。

https://wx3/large/718c3c38ly1fm5ra956crg20dl05s7ia.gif

https://wx1/large/718c3c38ly1fm5r9z4w16j20k00b9jt9.jpg

​在《春娇救志明》作为“志明春娇”系列的收官之作上映期间,我就曾经感叹过,太多女孩想成为爱情里的余春娇,但现实的世界里,真的没有几个值得她们一直等待和原谅的张志明。



2



这两天我了解到一个有趣的概念,叫做“正常化偏误”,即是当一个灾难已经发生的时候,人们往往意识不到灾难的发生,还以为一切都正常,这样就耽误了脱身的最佳时机,导致自己面临巨大的危险。

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的时候我觉得特别难以置信——如果灾难已经近在咫尺了,会有人认为一切正常吗?这种对危险毫无预判的基因难道不该已经在进化中被淘汰掉了吗?

但我发现,事情恰恰相反。

庞贝古城毁于一次火山爆发,铺天盖地的火山灰将整座城市淹没,连带着城里的两万多人一起葬身其中。

https://wx4/large/718c3c38ly1fm5rb02ztcj20k00f0wor.jpg

https://wx1/large/718c3c38ly1fm5rbja1y9j20e607yt99.jpg

​火山爆发这样的巨大灾难,算得上是非常严重了。但是当研究人员考察庞贝遗址的时候发现,尽管从火山爆发到火山灰抵达城内有好几个小时的间隔时间,但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迫在眉睫,根据遗址中出土的残骸显示,大部分人在临死前都待在室内做自己日常的事情,好像面临的是一场猝不及防的天灾一样。

 我在国外留学期间曾经目睹过一起枪击案,当时我正在事发现场旁边的一家餐馆吃饭,听到“外面发生了恐怖案件”的消息,店里的大多数人并没有惊慌失措地逃命,而是愣了几秒钟才夺门而出——甚至有一位女士已经跑出门了,还折返回来拿走了自己忘在店里的手提包。

 这些人没有求生意愿吗?显然不是的。

他们只不过是下意识地对自己说“事情没有那么严重”而已——可惜的是,有的时候,事情真的有那么严重。


他们却未必来得及后悔了。




3



正常化偏误不仅让人们忽视了近在咫尺的生命危险,也让人们深陷于情感危机中。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个新闻事件,说一位年薪200万的女高管,竟然被丈夫家暴了足足十年才鼓起勇气离婚。

https://wx4/large/718c3c38ly1fm5rc9vubij20hs0aq40z.jpg

​ 刚看到这条新闻我真的挺无语的——比起“哀其不幸”,我更深的感受是“怒其不争”。

 如果说那些偏远山区遭受家暴的女性无法反抗,是因为没有独立的经济和人格,一位已经基本实现了财务自由,完全可以经济独立的女性为什么还是忍气吞声了长达十年?

 紧接着我就意识到,这位女高管并不是个例——尽管很多人时时刻刻都在呼吁对家暴要“零容忍”,无数次地跟姑娘们强调“家暴只有0次和10000次的区别”,但是事实上,刘洲成的妻子并不是第一次被打的时候就选择离婚,死亡宣告的女友也没能做到第一次被打的时候就决然分手。

 这些人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这种“正常化偏误”的影响。

 男友出轨、家暴,做了很多不可原谅的行为,这听上去的确已经令人忍无可忍。

 但依然会用种种匪夷所思的理由来自欺欺人——这个理由也许是“他依然是爱我的”,也许是“我无法离开他”,也许是“他承诺了他一定会改”,甚至也许是“真正的爱就是无条件包容他”……

https://wx2/large/718c3c38ly1fm5rcsvz6ej20go09fwg3.jpg

​ 局外人已经看得三观尽碎,当局者却执迷不悟。

然后,她们通过一番努力对另一半的行为进行了合理化,其实也是完成了对自己的洗脑。

直到席卷而来的火山灰将她们吞噬。




4



我知道,“正常化偏误”的根源,是因为所有的改变都需要成本。如果看到所有的危险预兆都如同惊弓之鸟,脆弱的人类早就会死于忧思过度和颠沛流离。

 面对爱情也一样。当你认定眼前的这个人不再值得你爱的时候,毫无疑问意味着你必须否定你付出的感情,接受一段时间的孤独,独自处理让你黯然神伤的回忆。

https://wx2/large/718c3c38ly1fm5rdgllsug20dw05q177.gif

​ 这听起来令人恐惧,但绝对不该成为你退缩的借口。

 很多情感类博主都会劝姑娘说,不要过于敏感,不要草木皆兵。

 我理解和赞同这种说法,爱情是一件需要追随感觉,需要投身其中,乃至需要一点点“放纵”和“忘我”才有乐趣的事情。太过于敏感,总是想得太多的姑娘在爱情里毫无疑问更难获得快乐,无休无止的猜疑和不信任,也时常会成为扼杀爱情的尖刀。

https://wx2/large/718c3c38ly1fm5re6hw84g20dw09wdlt.gif

但是爱情里,总有一些“不正常”的事情是有预兆的,甚至它们已经正在发生。当你感受到预兆或是正在面临爱情危机的时候,不要用“正常化偏误”来欺骗自己。

更不要因为不愿意承受眼前的一点损失,而让自己成为爱情庞贝的古城里可悲的牺牲者。

https://wx1/large/718c3c38ly1fm5r3a2454j20hr00xt8i.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