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2016-12-07 20:18:00)
标签:

杂谈

昱岭关四尖

分类: 致敬自然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图文/降峰侠客
————————————————————————————

一路风雨终无语,一切景语皆情语。----------------------题记

  这注定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踏着2016华东第一场雪的残痕,冒着风雨云雾,从安徽昱岭关徒步穿越到浙江大明山,然后大明山后山途径百丈瀑布下撤,全程超38公里,海拔累计上升超3200米。强度约逊临安东西天目山七尖连穿,难度远超东西天目山七尖,特别是"十字路口
---白沙岭---雨伞尖"那段强穿的行程,大大超出简单的肉体游戏规则,疯子才会冒着风雨在浓雾中重装穿越。

D1 浩川村-福泉村
  杭州汽车到三阳坑,43RMB,时间2小时左右。三阳坑面包车20RMB/车到浩川村,过村口的一座桥,就是乡村公路的尽头。公共交通价格的变化和行程时间的变化,特别是涉及到广大农村以及偏远地区,是观察时代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故记录部分在此。
  从浩川村开始重装徒步前往福泉村(福泉山),行程约6公里,海拔累计上升约750米。走出浩川村就进入无人之路,少有的土地早已种满山核桃树,光溜溜的树下还剩下一些残留的落叶在风中挣扎,看样子是没法熬过这个寒冷的冬天。这是连接浩川村和福泉村之间的山路,用户外路线标准来说就相当于高速公路。沿路逆流而上,溪流是最好的路标和方向。山底是阴天,远方的山顶却正在形成厚厚云雾。当我上升的时候,云雾却不停地下降,一半路程左右,进入云里雾里,雾气形成的雨滴开始滴落在暖暖的脸上,路也逐渐湿滑。阴天,山间的秋色缺少一点灵气。进入云雾之后,雾气覆盖了浅色的山与大地,深色的树叶反而更加显然,仿佛增添了一股灵气。偶尔抬头喘气,溪流边的几颗黄里透红的树吸引我伫立相望,以致远离之后还不停回首。在雨雾中湿透了背上的衣服,爬升到山坳,一阵寒风呼啸而来,身上的热量被瞬间掠走,
刚才还感觉到热的身体突然变得寒冷。山坳另外一面的徽派建筑在雨雾之中呈现出隐隐约约的山水画,那就是今天的目的地————福泉村。在此风中,只是稍微停留了一会,想寻求一个角度拍摄雨雾中的村落,身体的温度明显感觉在骤降,风不需要脱掉我的衣服,但是湿透的衣服穿在身上比不穿还冷。大约两个小时,完成今天的目标,到达福泉村,除了风雨的欢迎外,还有几条温顺的黄狗走出村口欢迎我,其中一只脚的狗三只脚在地面不停地寻求平衡,眼睛巴巴地望着我,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后来还看见另外一只瘸脚的狗,它们都是因为被野猪夹夹坏了。
  福泉村房子很多,目前居住的人却很少,只有8人。房子远看还能呈现出徽派建筑的轮廓与美观,但是走近看,大多破烂不堪,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样子。这里曾经非常辉煌,据说上千的和尚和尼姑在此处附近的寺庙修行,某年某月,一场瘟疫让把全部和尚灭门,只剩一些尼姑被迫迁出,从此寺庙徒留四壁守候满满的阴气。后来,就再没有后来了。
  夜里,雨一直不停地下,预示明天将是一个漫长的日子。

D2 福泉村-搁船尖-白沙岭-雨伞尖-大岭塔-1442峰-千亩田
  有些路,跪着走才能安全快速地通过......
  在雨中进入黑夜,也在雨中迎来光明。一早醒来,天气没有放晴的迹象。吃好早饭,一场大雨之后开始了今天的徒步。从福泉村到搁船尖的路也算是官道,只是海拔上升很快。一口气海拔从900多米上升到1400多米,爬山途中云雾散开,远处云雾翻滚,貌似出现云海的迹象,可是头上的山峰却被从天而降的云雾严严实实地覆盖住。穿过丛林之后进入搁船尖顶峰的高山草甸,大风呼啸,枯黄的野草东倒西歪。站在搁船尖石碑之处,环顾四周,迷雾茫茫,一望无际却又不见五米之外为何物。吹着冷风熬了会,整准备下撤前往板桥村时,云雾突然被风吹散,虽然不够理想,但亦是意料之外的礼物。北面云海翻腾,南面却依旧浓雾茫茫。北面的高山突兀在云海之上,云海在山谷与山腰随风缓缓流动,尤为壮观,而南面确实一片灰白的云雾笼罩,之间约5米之内的枯草在迎风起舞。看到云雾逐渐散开,心中充满了对360度云海奇观出现的期待,于是站在山顶避风口期待,可是阵阵大风,团团浓雾飘渺,不知何时才能出现,不得已而依依不舍地离开搁船尖顶峰,继续赶路。
  从搁船尖之后前往板桥村的路风格改变,由官道逐渐演变到野路,虽然丛林、树枝、藤蔓拥挤在路边以及路上,但是路还是很清晰,部分路段碎石、湿滑。大雾弥漫的情况下,如果没有GPS路线导航很容易走错,辨别不了方向,特别是经过几个横切之后早已不知自己身处何方。一番折腾后来到一个山坳的十字路口,往南(右手)去板桥村,路好,往北去管坑(左手)。从昱岭关穿越到大明山的路线,我了解到的路线都是在这里右手转弯往南去板桥村,然后从板桥村上雨伞尖,这样的优点是路好而且容易识别,缺点是需要绕路。在这个路口观察了一番后,估计是雨一直下个不停,导致脑子进水了,于是做了一个意外的决定:往东方向沿山脊直接上白沙岭,然后从白沙岭穿越到雨伞尖。这是一个近似疯子的决定。
  刚出发的路口就被毛竹丛林覆盖,往右横切几米之后硬穿到山脊,凭经验,这山脊有人走过,至于什么时候,就不清楚了。前往第一个山头“白沙岭”就不停是海拔上升,路已经没有了,可以参照的GPS轨迹也没有了,由于树林不是非常茂密,沿着山脊方向往山爬就行。偶尔茂密的地方需要勾腰驼背地前进。上了白沙岭之后,别人走过的痕迹几乎绝迹,完全凭感觉一路强穿。由于是重装而且雨一直下个不停,很多次不得不跪地匍匐前进穿越如狗洞一样的密林;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出现那么多大拇指粗的带刺植物一次次地挂住我的背包,扎进我的冲锋衣并划出一道道裂口;松针如一把把小刷子一次又一次地在我的脸上刷过,留下滴滴雨珠在脸上刷刷下滑;刚开始我还用手尽力折断挡路的小树枝与藤蔓,后来只能把他们刨开一条缝隙穿越而过,到后来手没力气了。根据GPS上可以知道自己走过的轨迹,知道自己在哪,也知道雨伞尖在什么位置,那么除了强穿,还有什么呢?白沙岭到雨伞尖都是在丛林中穿越,外面云雾翻腾,偶尔出现我十分喜欢的景色,可是此时此地,根本没有心情去欣赏,也找不到开阔的视野去欣赏。折腾,再折腾,但从未放弃,终于来到雨伞尖山顶,在茂密的荒草丛里找到了一个矗立多年的“国家测量标志”,根据海拔和GPS地图确认此处就是雨伞尖最高处。然后从另外边下撤前往大明山千亩田方向从这开始就是大路,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开心。
  雨伞尖和搁船尖一样,山顶都是高山草甸,具有360度景观。只是,当我站在雨伞尖顶峰时,没有了在搁船尖顶峰那样的幸运,中雨加大雾,啥也看不到,所以只好去找测量标志安慰自己了。
  在雨伞尖已经接近下午1点,全身湿透,自然环境温度在0度左右,只要停下来就冷,有风的地方很快就发抖,这是容易失温的天气和环境。看了测试标志后立马饿着肚皮下撤,半个多小时后来到山腰一个风小点的地方,迅速拿出一个面包,一口面包混合甜甜的巧克力,竟然吃得津津有味,连水都不需要喝。面包还没吃完,身体就冷得发抖,只好背起包继续赶路,必须用运动产生的热量抵抗湿透衣服和自然低温的。走过了白沙岭到雨伞尖的无路丛林,从雨伞尖到大明山千亩田的路堪称高度公路。可惜的是,这一段路的周围全是丛林,根本没有眺望的视野,尽管要翻越几座1440多米的山峰,但即使在山顶,也依然无法有空旷的视野,放眼望去,全被树枝遮挡视线。下午3点左右,天开始放晴,西边的色彩无比的完美与纯净,北边的云海霸气磅礴,我只能遗憾地透过丛林的缝隙欣赏,尽管一路从未放弃寻找合适的角度,结果依然无法拍摄一张自己热爱的照片。此时此地,我想起了我经常夜里梦到自己因在一片天堂般的景色中却没有携带相机而遗憾,以后可能会多了一个梦境:因为无法选择开阔的视野把眼睛看到的景色拍摄下来而遗憾。
  大明山,我曾来过多次。但是这次穿越中遥望到云海中的大明山景色确实完全不一样,只是同样的遗憾没法找到合适的开阔地点。由于云雾千变万化,我又不想错过,所以在一个个山头、山尖间近乎疯子一样的背着大包乱窜,在最后绝望中放弃野路,回归到正路才发觉肚子饿得咕噜噜叫。在最后一个
下降到千亩田的陡坡时候,我感觉到膝盖痛,估计是穿越丛林的时候,跪地匍匐次数太多导致。膝盖两侧疼痛而不是膝盖前侧疼痛,两侧疼痛一般是平时训练不够,两侧筋脉和肌肉疲劳受伤所引起的疼痛,前侧一般是膝盖半月弯出现问题。
  下午5点左右来到千亩田,本想在外面找个空地扎营,结果看到负责管理这里的小木屋的主人因为天气不好而抛弃了小木屋,于是两个不想扎营的家伙就选择了一个小木屋作为今晚的归宿。逐渐放晴的天气,在日落时刻出现了久别的火烧云。这样的天气,夜晚可能出现星空(但没心情看),明早的云海概率大大降低了,降雨概率几乎为零。无论如何,那都是明天的事,先换掉湿透的衣服,喝着冰水啃啃面包,把今晚搞定再说。

D3 千亩田-牵牛岗-大明山后山-百丈瀑布-公路(大明山景区西北门附近)
  本以为小木屋会很暖和,结果测试了才知道,完全没有帐篷保温。两个家伙清晨冷得辗转反侧。醒来之后,在睡袋里尝试紧握拳头,立马感觉到手无缚鸡之力,多半是昨天强穿用力过猛导致的。起来后,看看随身携带温度计,零下3度,那么小木屋外的温度应该在零下5度以下,华东地区,这算低温了。
  今天是个好天气,但出发前还得搞定两件事。(1)把冰冻得硬邦邦的登山鞋穿上。由于昨晚把鞋子放在小木屋地板地下地面上,虽然没有裸露在天空下,但是零下5度的温度让拧得出水的登山鞋完全结冰冻住了。需要费力把柔软的脚挤进僵硬的鞋里,然后就是奔跑、运动来减缓冰冻对脚趾头的折磨。(2)把透心凉的湿衣服换下身上暖暖的内衣,只为保证永远有一套干的内衣在背包。
  早上8:30左右出发,2个小时到达牵牛岗顶峰。我曾经在满山杜鹃红的时候来到牵牛岗顶峰,如今早已面目全非,公路直通山顶,气象站占据了杜鹃花的位置。然后就是前往大明山后山。从大明山千亩田到牵牛岗基本是上坡,所以没有感觉到膝盖异样。从牵牛岗开始基本都是下坡,膝盖两侧疼痛逐渐显示威力。
  大明山后山下山路线,我曾经走过从东到西的三条下撤路线,最东边的路线是最简单的,路好走也好识别,中间的下撤路线比较隐蔽而且危险重重,最西边的路线路好识别,但是部分地段需要梯子和攀爬,是大明山上山的必选路线,途径百丈瀑布。由于同行伙伴第一次到大明山后山,毫无疑问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线路:途径百丈瀑布的西线下撤。
  重装和轻装走这线路,难度系数不止增加一倍。"一线天"等好几个地方都采取背包和人分开逐个下撤重装之下,攀爬的地方向上容易,向下难,特别是膝盖两侧钻心地疼痛。在危险地段,为了避免因为膝盖疼而导致做动作不到位,不停地把自己当兄弟,默默念到:“兄弟,稳住!!!兄弟,坚持!!!”很多地方,如果膝盖不痛,我能轻松站立下撤,如今只能放低重心,双手撑地或旁边石头、岩壁,用手做拐杖以减轻对膝盖的冲击。直到下撤到安全地带,背包里的救护绳也没有拿出来,说明难度还在可接受范围了。有几个地方,重装感觉很危险,后有大包,前有腰包,风险不可控,可是一旦脱卸下包袱,一下就变得简单了。
  下午2:40,两个疯子一样的家伙出现在大明山景区附近的公路上,在阳光下继续啃剩余的面包,等待下午3:00前往昌化的公交车。
  下午三点乡村公交10RMB到昌化汽车站,时间70分左右;昌化汽车13RMB到临安汽车西站,时间70分左右,临安汽车西站出租车7RMB/车到临安汽车东站,起步价以内;临安汽车东站K598到杭州,费用10RMB,用时1小时左右,下午7点之前到达杭州,虽然公交折腾,但一切顺利,交通衔接正逐步现代化。
  安徽昱岭关穿越到浙江大明山(浩川村-福泉村-搁船尖-白沙岭-雨伞尖-大岭塔-1442峰-千亩田-牵牛岗-大明山后山-百丈瀑布-公路),全程超38公里,海拔累计上升超3200米。强度约逊临安东西天目山七尖连穿,难度远超东西天目山七尖,特别是"十字路口---白沙岭---雨伞尖"那段强穿的行程,大大超出简单的肉体游戏规则,疯子才会冒着风雨在浓雾中重装穿越。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福泉村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搁船尖顶,这有这里,才有360度景观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2016华东第一场雪的痕迹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D2的晚霞。正确的天空,可是站在了错误的位置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喜欢草在冰花上听咯嘣咯嘣的声音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路上的冰纹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牵牛岗远眺大明山景区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牵牛岗远眺
【徽浙】昱岭关四尖至大明山穿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