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雪玉洞】水流万年奇迹生

标签:
杂谈雪玉洞 |
分类: 巴山蜀水 |

水流万年奇迹生
图文/降峰侠客
————————————————————————————
据科考,雪玉洞大约在距今五万到八万年前形成,那时候它只是一个洞,充满死一样的气氛,没有活力,但是它没有放弃自我进化,不停地在大自然的帮助下改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生存环境。当上帝关闭已经开发好的大门时,它又不停地想方设法打开另一扇窗。经过5万多年的改造(对人类这样的生命来说,5万年的时间就是死亡般的永恒),雪玉洞如一位母亲的子宫一样,终于可以孕育新的生命,于是大约距今1万年,如今看到的千奇百怪、色泽如玉、美不胜收的沉积物开始生长了。
如果说生命就是一个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那么雪玉洞就是一个具有生命的洞穴,只是它的生命是以万年计算。对一个百年生命来说,看到的洞穴就是如死一样静止不前的,也如常说的朝生暮死的成虫蜉蝣看到百年生命的人一样,都是永生。如果相信雪玉洞这样的洞穴有生命,那么当今的雪玉洞就刚好处于少女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很多的沉积物呈现出纯洁无暇的白色,如纯洁的玉石一样,也如洁白的冰雪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洁白纯净的沉积物同样会像少女进入成年一样被烙上时间的印记而渐渐地变成其他的色彩,玉石与冰雪般的纯洁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是含有杂质等时间烙印的多韵多彩,所谓成熟的色彩。
美是一种情感,来自生命的内核,同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但其根本是情感。进入雪玉洞,地面奇形怪状的沉积物和悬挂在岩壁以及洞顶的柱状、叶状物等在五颜六色灯光照射下,情不自禁地点燃和激发内心的情感,从而产生美的感觉与遐想。洞穴的黑暗不会关闭脑袋想象的大门,反而会打开和激发想象的空间。一条小河在游步道的下边发出潺潺水声,仿佛我生命一样,看不清从何处来,也不知到何处去,似流非流的水面在昏暗中只能靠声音展示自己的存在。偶尔的水滴滴落在脸上,和滑落的汗珠凝聚一起淹没一根根竖起的汗毛并传递它们冰凉与火热的温度。如果洞壁的水滴持续不断滴落在脸上长达100年时间,那么就可能在脸上长出1-3毫米的石柱,如额头的皱纹一样,都是是时间的痕迹。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时而康庄大道,时而狭路相逢;时而刀锋林立,时而利剑悬挂头顶;才过皇宫议事又到沙场点兵;抬头白冰悬挂,低头五色瑶池;穿越刀山火海,踏过冰柱雪岭,只叹时间不够,导游与保安的催促声就如水滴落入平静的湖面一样,隔一会嘀嗒一次,恨不能多看一会和多呆一会儿。出洞的那一刻,我想起自己在人间游荡,是否阎王也如这导游和保安一样不停地催促我快走?
欣赏完丰都雪玉洞之后,我开始回忆起参观其它洞穴时发现的一个洞与河相依的现象。桂林的芦笛岩洞穴是在桃花江附近,武隆的芙蓉洞是在芙蓉江附近,丰都雪玉洞是在龙河(长江支流)附近,那么,这是否说明每一个巨大的洞穴都有一条河流在其附近?我无从去考察世界所有的洞穴,也很难去考察洞穴和地貌的关系(比如卡斯特地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等),我仅凭物理学的知识“物质不可能凭空消失”,或者说能量守恒可以推测出:一个巨大的洞穴如果不是地球形成那一刻就已经存在的话,那么后来产生的洞穴,其洞内原有的土壤、石头等物质必须经过某种途径被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乾坤大挪移不是一天能完成,而河流则是转移洞穴内物质很容易、轻松的方式,也是我觉得最有效的方式,因此一个大的地下洞穴多半和一条河流有关(当然和外星碰撞,地震等破坏也可能相关)。洞穴内的物质被长年的水流冲刷到河流,然后河流把洞内出来的物质运输到下游,除此之外,我真想不到一个很好的运输方式。由此思考,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大的洞穴都依偎在河流旁。很多情况下,洞穴曾经就是暗河。
时间很容易让我们产生错觉。有的洞穴可能产生在百万年甚至亿万年之前,在洞穴形成后的亿万年之间,地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期间洞穴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但是河流的位置以及河内的水量则是移动变化的,因此我们可能看到今天的洞穴和附近的河流相隔很远,甚至洞穴附近根本没有河流(那很可能是自然变化导致河流干涸了),但这不改变洞穴的形成需要河流来乾坤大挪移洞穴内的物质的规律。
“坐地日行八万里”,一秒照片八万年。
幸运的雪玉洞走完5到8万年,今天正享受纯洁的少女时光。
幸运的人,或许能活到100年,和洞穴相比,微不足道的时间。
幸运的人参观雪玉洞,可以达3小时以上,和100年相比,不足挂齿。
一张幸运的照片,30秒拍摄时间足矣,和3小时相比,似乎也微乎其微。
然而,看一张照片,1秒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