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4.22
在没有出发之前,收到很多电话和短消息:“天气预报是大雨,还去吗?”。我当然是风雨无阻啊,其他朋友可以选择,可我没有选择的机会啊,只要集合处还有另外一位朋友愿意去,我肯定去的。当然,路线和行程控制肯定要根据天气变化随机应变的。
早上7:00左右,天灰蒙蒙的,感觉很热,温度显示在22度左右。东方刚刚升起的太阳露出蒙胧的睡脸,各位前去娘娘山的朋友应该都在这种近似忽悠的天气中奔向了我们集合地点346车站。7:30左右,11位野孩子开始了这一天的大雨中徒步娘娘山的旅程。
到老余杭车站,开始下起了小雨。和我上次去娘娘山一样,我们每人3RMB包了个中巴直接到娘娘山脚下的甘岭水库。下车雨就大起来了,大家穿好雨衣,撑雨伞,然后出发了。我还穿了什么冲锋衣,冲锋裤,可后来的实战经验告诉我,这样的装备在这种天气和环境是多么的苍白无力,除了全身完全湿透外,别无选择!来到水库坝上,大雨下,水库在青山环绕下显得格外洁净,雾气升腾的绿水倒影出周围的山和碧绿的春意,还有偶尔几朵大大的白花,赤红色的岸边给了这些立体景物清晰的分界线。因为远处最高的山就是我们的目标----娘娘山,所以大家把这水库上的雾气称为仙气。雨很大,很少有机会拿出自己心爱的相机留住这些美丽的景色,所以大家用的最多的是眼睛和心了。
看好了美丽的水库,我们准备爬山了。今天的路线是准备从水库管理房子的正对面的山上走防火道上山。呵呵,这点路线就是开始根本没有路,你能看见到的路全是错误的。这给了大家一个下马威,先强行翻过水库栏杆,然后从丛林中强穿,如果天不下雨,这点夜路算不了什么,可现在是大雨,从这里开始裤子和雨水接下了解不开的缘分。强穿后,我们来到宽敞的防火道,沿着这条防火到可以上升到号称杭州附近最陡的山坡的高度。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其它路线,这个季节映山红特别的多,而这里确是白花的天地(可惜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记得果实可以吃的,甜甜的,小时候叫汤罐),春意盎然的绿色中突显白色的耀眼,大雨中更显纯洁。本来这段路是轻松的,可是大雨下,对新人来说,多了一份恐惧,在汗水和雨水完全融合的情况下,我们来到最陡的破的地方啦。大家稍微休整了下,当我告诉大家可以享受接下来的最陡的坡的时候,哈哈,几个MM原以为今天爬山到此结束了呢?鼓大眼睛,感觉被忽悠了。这段陡坡,由于大雨,完全变成了水沟了,山水不停的冲刷和洗涤着我们爬行的坡路。这也有一大好处,让坡路不再那么滑了,一再的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旁边有残留的护栏,但是可能年岁已久,风吹日晒而成朽木了,完好的外表可能蕴藏危机,所以抓拉栏杆一定小心,用力过猛将带来后患。大雨中爬上,可以给我留下难忘的经历,给我们感官强烈的冲击,但是一切只有在安全的保证下的。这段坡路,几乎需要手脚并用,为了便于爬坡,有的把伞收起来了,冒雨爬山,而且是非常陡的坡。大家相互鼓励和帮助,终于从山脚开始用了70分钟左右,我们爬到了娘娘山顶峰。雨还是下过不停,而且越来越大的感觉,远处显得非常的蒙胧,几乎没有风景。这样的天气,注定不是欣赏自然风景的日子,但是从大家的雨水、汗水交融的笑脸上,可以感受到独特的风景和快乐,来自内心深处的征服与喜悦感。
稍微停留后,马上从山的另外一面下撤。风也开始感觉大起来啦,稍微多停留会就会感觉到冷。下山的路是非常滑的,时刻蕴藏盖章的危机。大家相互提醒,很好的是我还没有发现有人盖章的。不过,一位聪明的MM,由于下坡不容易走,有难度的地方干脆坐下来下山,战术性盖章,值得学习。下山中,在大雨中拜访了娘娘庙,还希望娘娘显灵,让大雨停下来也。下山后,来到长乐林场,在林场管理处的房子里,在很多队员全身湿透的情况,我们开始FB啦。狗汪汪的叫过不停,不知道是在欢迎我们这些大雨中的匆匆过客还是嫌我们打扰了它们宁静的生活。一支雨伞在走道被大风吹的找不到南北,孤零零的飘摇不定,惹得大家觉得这只雨伞需要急切回家了。在这里大家相互提醒回家和生姜汤或者白酒防止感冒。想在这里联系中巴司机,可是怎么也没有信号。真可谓:联通连不通,移动移不动,铁通铁定不通啊。
补充能量后,决定早点回家,好换衣服,防止感冒。再次冒雨前进,从林场到甘岭水库,在大雨中感受了这一带的绿和清新,也给大家诉说了秋天如此如此美丽的,给大家留点对秋天的幻想。路上联系中巴,尽然在我们还没有到公路上的时候,中巴都来了。原来是顺路的,在车上乘客豆大的眼睛注视着我们这帮其他的家伙下,我们开始了返回。
回来的路上,很多朋友感受到了这个春天最冷的日子。一上车,就对发动机的位置情有独忠,因为那个位置能带来更多温暖。脱下鞋子,倒出里面的积水。把冲锋衣脱掉,里面的上衣都拧出了很多的水,346上坐我旁边的哥们看我这个样子,很谨慎的摸了一下我的衣服。“呀,你怎么这么湿呀”,我说我全身都湿透了,他还不相信呢?摸摸我的裤子,说“怎么不带雨伞啊?”,我说带了雨伞,那哥们还说:“那为什么不用啊”,估计他想,用了雨伞肯定不会这么湿的。哎,这怎么解释呢?中途一位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上来了,车上人多,没有位置,我起来给小朋友让个位置,等我刚起来,小朋友在爸爸的帮助下,一屁股就要坐上去。我一看位置上全是我留下的水,一把把小朋友拉住,让小朋友等等。这可让其爸爸差异了一下,我连忙解释凳子上很多水,我用相对较干的魔术头巾把凳子察干了些,然后让小朋友坐。我想,其爸爸还在想“这么多水的凳子,这家伙还坐?”。小朋友然后慢慢的坐了上去,似乎还有很多水的。就这样13:50左右,我们回到了起点---346古荡车站.
户外的规则之一: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这次大雨怕娘娘了,我们几乎连照片也没有带走,刚在大雨冲洗下,留下的脚印也随风雨消散。记忆深刻的是大雨中那张张汗水、雨水交融的笑脸和团结互助、互相鼓励的点滴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