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个普通的日子,1955年的这个普通的日子里,在北京在协和医院的妇产科,伴随着一声啼哭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听妈妈说在我9个月之前,都是我的奶奶在照顾我,到我九个月的时候,妈妈响应党的号召支援新疆建设,抱着我乘火车前往新疆。那个时候火车只通到兰州,从兰州下了火车就改坐汽车,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旅途颠簸终于来到了这个历史悠久的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库尔勒。公元630年佛教高僧玄奘西天取经还曾途经这里呢。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到现在!
那时的库尔勒就是一个小城镇,从我有记忆起看到的就是满街的小平房庄稼地,都是沙土路,一脚踩下去土能摸了脚脖子。我家院子一出门就是集贸市场。卖菜的卖水果的小商小贩高声吆喝着,孩子们从这头开始一个一个的摊位尝着各种水果,到了那头在转过来继续尝,葡萄、桃子、杏子、李子......转一圈就吃饱了,呵呵呵!那个时候的人不像现在,你不买吃几个没关系的,而且那个时候买带核的水果都不用称,是数个卖的,你在那吃完最后数核就行了,随意有的人聚一边吃一边把核扔到别处去,实际吃了20个,可是一数核只有10个,那就交10的钱。呵呵呵!那时候的人都很淳朴,吃就吃了,也不计较。
那时的马路两旁都是高高的窜天杨,只有几家小商店,最好的商场就是人民商场和农二师商场。马路上车人都很少,那个时候是允许马车进城的。走在街上大部分人都认识,这是张叔叔那是李阿姨,这是老王家的闺女那是老赵家的秃小子。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街上的人多了,车多了,相互都不认识了。也就是从那时起,库尔勒在一天天发生着变化。
197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库尔勒撤县建市。库尔勒是古西域36国中焉耆国和渠犁国的属地。现在的库尔勒可是一座充满魅力的现代城市,既有内地都市的繁华,又有边塞城镇的宁静;既有楼兰文明和米兰文化、罗布淖尔文化的历史渊源,又有街衢宽敞、道路畅通、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新城气派;既有卫生城市特有的市容整洁、市貌雅致,又有旅游城市独具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既有入云天山、巍巍昆仑的雄健,又有孔雀河水穿城而过、流水潺潺的柔美;既有城外雪峰、草原、大漠、田园风光,又有市内鲜花芳卉、绿林碧水、亭台楼阁、夜如仙境的迷媚;既有库尔勒香梨等特产果珍传扬库尔勒美名,又有3000年“生而不死、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金色胡杨化为库尔勒的人文精神;既有23个民族和睦相处、共建家园的佳话,又有十万大军挑战“死亡之海”、沙漠公路横贯塔漠的壮举……
在这里生活了56年了,这里有我童年的欢乐、有我学生时代的纯真、有我的事业有我的爱、也有我永恒的记忆!我见证了这里一草一木的变化,我期盼这里会有更美好明天!